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服务人员----社区网格员,逆行而上、勇往直前,每天面对着入户排查、户外测量体温、张贴通告、接触居民、运送物资、发放口罩等相对风险的工作时,帮助政府完成好最后一米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促进和谐。
面对如此繁重的抗疫工作,网格员心理上也面临沉重的压力。为了给网格员群体提供有效的心灵支援,深圳市心理健康行业协会积极利用自身重大事件危机干预和心理卫生知识科普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家资源,在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组织指挥下,指派协会深圳市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带领深圳市华康培训学校、深圳海纳临床心理诊所、深圳市立诚心理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讯心理健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康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等会员单位开展抗疫支援工作,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开展心理热线、线上心理咨询、防疫相关心理辅导网课、业务督导等工作,为了群众的心理健康,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承担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多的专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这是来自于深圳市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心理援助的一个案例。某社区网格员李先生夫妻都是江西人,家中两小孩分别为11岁和13岁,放假就送回了老家。因为疫情的原因,夫妻两人没有能在春节回老家,坚持在社区防疫工作一线,老公还担任了小组长的职务。在此次心理援助活动中,平时就少言的老公李某为社区中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个,妻子也是低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咨询沟通中,工作压力中的责任心、认真态度和对小孩的担忧、亏欠感是夫妻双方的主要原因,通过心理小组活动和个别咨询,夫妻两人的心态和情绪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据了解,仅在3月份,深圳市华康博爱心理学研究院就在罗湖区、南山区的三个街道对服务在防疫一线的网格员开展了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对234名网格员的心理评估发现,社区一线网格员中56.52%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17.39%的网格员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较突出排名第一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占总检出人数的61.50%(解释:有心理问题的人中61.50%的人有强迫症状),46.20%的被检出人员有焦虑等情绪、30.80%的被检出人员有抑郁现象和人际关系困扰。针对以上发现的心理状况,华康博爱心理研究院的心理咨询师针对性的开展了个案心理咨询和小组心理辅导,从网格员的社会生存现状着手,带领网格员在岗位职责、制度执行、家庭生活和自身观念等方面进行事后的再认识和讨论,引导他们针对性的开展事中的个人认知觉察、态度再现和情绪体验,有效的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了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促进了网格员的身心健康和服务水平。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