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社区志愿者周洁:帮居民打开心结的“夕阳之花”

读特记者 王小虎
2020-03-25 22:37
摘要

跨界当上“心理医生”

“我从2月4号通过夕阳红的介绍参加抗疫的行列,从那时到现在为止,我主要是做的是疫情期间居民的心理辅导,另外还做了一些其他抗疫的工作,其中心理辅导这块大概服务了近30人吧。”3月25日,74岁的志愿者阿姨周洁,这样开始讲述她的疫期故事。

为居民做心理疏导

她从前当过内科医生、超声科医生,去年年底正式退岗后加入了龙岗区坂田街道南坑社区夕阳红义工队。今年2月初至今,她已在社区抗疫一线服务了100多个小时。

作为高龄志愿者,她做过社区一线工作者的几乎所有工作——站岗测温、入户排查、为隔离居民送快递倒垃圾、在小区张贴宣传海报、线上分享自己制作的保健知识PPT,但这些,她只是一句带过。她着重讲述的是她为居民做的心理辅导,说她看到有心结的居民能好起来,家庭和睦,她就很感动,就觉得有成就感。

每天两次电话开导二胎妈妈

“从疫情开始,我就加入了夕阳红健康咨询服务群,然后在群里留了我的电话,而且是24小时开通为大家服务。”周洁说。一位刚生了二胎的妈妈,因为小小孩哭闹,心情抑郁,情绪时常失控。她的家人在网上看到周洁电话,了解到她之前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工作过,就打来咨询。

“她主要是认知存在问题,她认为生了小的,就对不起大的。我就告诉她没有什么对不起,要自己对得起自己,努力克服心理缺点,把小小孩带好。”周洁说,“那段时间,我每天给她打两次电话,一次是起床以后八点多,一次是晚上九点多。通过打电话,分散她的精力,开导她,跟她讲一些道理。”就这样半个多月后,那位二胎妈妈的抑郁症状缓解了,她的家人都很高兴。

帮忙从泰国回来的居家隔离居民扔拉圾

发跳舞视频,教老太太找乐趣

让周洁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在女儿家带小孩,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再加之女儿脾气不好,心里很郁闷,吃不下饭,睡不下觉。老太太的女儿找到她,她了解了情况后,就分别给老太太和她女儿做了心理疏导。

周洁先是开导老太太要体贴女儿,同时劝她要会转弯儿,“如果在家里出不去,你怎么办呢?你自己还得转弯儿,自己跟自己找乐趣,比如说在家做操、跳舞。我发了些视频给她,让她去跳舞。另外告诉她,在心里特别郁闷的时候就唱歌,或者喊出来,长出气。”周洁还告诉老太太,不要完全依靠药物,要依靠自己的毅力去克服情绪,“只要睡好觉了,抵抗力强了,那么自然而然,心情就好了,就能吃饭了。”

当时老太太当着她的面大哭了一场,哭了回去后,情绪缓解了。后来她又找老太太女儿谈了,让她改下脾气,要对妈妈好一点。通过一一做工作,老太太和她女儿的关系好了,之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症状也消失了。

跨界当上“心理医生”

周洁说,当一个人心理出现问题,有困惑或钻牛角尖的时候,需要有人帮他们走出误区,打开心扉。“我本不是心理医生,原来我是做内科的,后来又做妇产科、超声科,现在成了一个心理医生,好像跨界了,不过跨界好像跨得还比较成功,所以我很欣慰。这都要感谢南坑社区党委和夕阳红义工队,是他们给了我发挥余热的机会。”

“我年龄是大一点,但我的思维和精力还足够干这些事。做这些,相当于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周洁说家里的女儿、女婿很支持她做志愿者,“家里的活全是他们干,还告诉我把电话24小时打开。”

上门为高龄老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最近疫情好转后,周洁又开始承担起由夕阳红提起的7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走访、了解社区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然后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王小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