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 宝安举办系列活动科普

读特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王云霞 张娟娟
2020-03-24 14:10
摘要

全球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中国2018年新发患者数约86.6万,位居全球第二位

全球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中国2018年新发患者数约86.6万,位居全球第二位。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最新数据

今天(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系列活动科普防治知识

为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面向社会开展世界结核病日有奖问卷调查活动,并举办宝安区第二届学校结核病防治公益宣传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区在校学生征集绘画、平面设计以及视频作品。同时,医院还制作公益短片在全区各社康中心及医疗机构进行展播。

其中,“结核病有奖知识问答”面向深圳区域全体微信用户,大家只要关注“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公众号,即可参与有奖知识答题。点击进入活动页面后,系统抽取6题,全部回答正确即可获得随机话费。每人一次,金额随机,话费送完即止。

结核病可防可治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一位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一年可传染10-15人。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的发病数和死亡人数均占第二位。

虽然结核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但也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坚持全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一般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血痰,应怀疑得了肺结核。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早就诊,不仅有利于治疗,还能避免传染给他人。肺结核以药物治疗为主,普通肺结核的治疗周期一般为6-8个月。一般情况下,肺结核病人经过2-3周的规范治疗,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因此,大家没有必要害怕或歧视肺结核患者。

为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宝安区进一步扩大了肺结核的减免范围,除国家规定的免费政策,宝安区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在完成规范治疗后,还可领取200元/月的交通营养费。

居家治疗注意三大点

需要指出的是,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治疗。患者应按照医嘱坚持居家服药,不能因症状减轻而擅自停药;如需到医院复诊时,须戴好口罩,尽量自驾前往;若无法到原就诊医院复诊,可就近选择医院进行肝、肾功和血、尿常规等检查,获得结果后再联系原就诊医院开取抗结核药,避免断药。

二是避免疾病传播。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尽可能单独居住一个房间,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员聚集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掩住口鼻;勤洗手、多通风,房间如不能持续通风则应每日多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以上;

三是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心理平衡。饮食均衡应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肉蛋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食欲下降时,可少食多餐,选用易消化但营养丰富食物。做适合自身状况的身体活动,学会自我放松,丰富个人兴趣爱好。感到孤独时,利用互联网、电话与家人、朋友多联系,沟通感情,互相鼓励,获得心理支持,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

肺结核与新冠肺炎均是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措施等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目前也仍处新冠肺炎防控时期,我们再次呼吁全体市民: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认识到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不断提升健康素养。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克时艰,“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王云霞 张娟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