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不下火线!福田街道渔农社区的他们化身服务群众的“铁人”

读特记者 马小晗
2020-03-24 10:53
摘要

位于福田口岸北侧的渔农社区境外居民多、人口密度大更成了防疫的最前线

疫情之下,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微型战场。位于福田口岸北侧的渔农社区境外居民多、人口密度大更成了防疫的最前线。为此,渔农社区党委书记陈永军和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志超轻伤不下火线,为渔农社区的平安健康肩负起疫情防控的重任。

陈永军:社区就是家把家人都护好

渔农社区党委书记陈永军是土生土长的渔农村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洒下汗水,也培养了陈永军对渔农的深厚感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陈永军一直忙碌在防疫第一线,因积劳出现了面神经麻痹症状。“还好疫情期间大家戴口罩,这样你们就看不出我哪里不对。”陈永军幽默的说。

在陈永军的带领下,社区大部分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在辖区范围内6个小区、1家超市、渔农村入口,分别设立了7个疫情防控卡点和劝导宣传台,组建由街道包段干部、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保安、志愿者等组成的一线防控小分队。

2月份,社区的金地名津小区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整栋楼300多户被紧急隔离。陈永军率领社区工作人员与物业人员紧密配合,每天为这300多户居民送菜送饭、清理垃圾、快递送到家门口,组织社区党员干部以及工作者们搭好隔门内外的“连心桥”。同时竭尽所能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陈永军还定时回访,了解需求。解封后,更为患者送果篮慰问。

疫情期间天泽花园处于更换管理处状态,正好遇上疫情,陈永军为原管理处做好思想工作,耐心说服他们守好最后一班岗,并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居民提供服务,守护家园。

家门口剪发服务、送菜、送餐、送温暖他都一一为社区居民做到。陈永军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社区党委更应该成为贴心的“暖宝宝”。建立一个有爱、有温度的渔农社区。

陈永军作为渔农股份公司股民,与渔农股份公司密切配合,建立了1个方案+1个预案+3个统筹的“1+1+3”联心机制,按照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防控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制定了股份公司工作方案,奠定了指挥有力、运转高效、保障充足、应急管用的管理体系。并筹集防疫物资,通过渔农股份公司等单位为辖区的小区物业、社区工作者配齐口罩、酒精等,居民买不到口罩,向社区求助,陈永军为居民送口罩,解决居民困难。同时率先运用流动小广播在各小区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和出入须知,被街道领导点赞并在全街道推广。

陈志超: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志超同样是渔农村的村民、股民,自疫情发生至今都一直“连轴转”,导致了腿神经受压迫,走路总是一瘸一拐,即便如此,陈志超也没闲着。他带着党员、志愿者天天上门入户进行人员摸排、防疫宣传、复工复产宣传。

如何保障辖区内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是眼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陈志超亲历亲为,紧跟政策指向,与社区上下齐心携手共克时艰。他说,既要当好企业复工复产“监管员”,另一方面做好“服务员”,深圳北大荒绿色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复工复产没有足够的口罩,陈志超就四处奔走对接生产口罩企业,为他们买到了复工所需口罩,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为他们保驾护航。除了深圳北大荒绿色食品配送有限公司,辖区四上企业和物业管理处都收到了陈志超为复工复产筹集的口罩。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马小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