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以来,一部战疫诗歌微纪录片《致英雄》在各大网站和社交媒体刷屏。人民网、央视网、中新网等中央媒体和各省重点新闻网站转载,今日头条、凤凰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商业网站和APP在首页显著位置推介,网信中国、南方日报、湖北日报等500多个微信微博号转载。3天3亿点击量,8万条网友留言,这个短视频为何引起强烈反响?
跨省融合
南方网联合广东湖北18家重点媒体共同摄制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 ,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3月20日,春分节气,疫情阻击战来到新的节点:我国本土确诊病例已经连续两天0新增,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撤离。
值此重要时间节点,南方网战疫系列微纪录片在前两部《31天》、《交响曲》的基础上再次创新,联合广东、湖北两省18家重点媒体,跨省融合生产,以诗歌为载体,推出战疫诗歌微纪录片——《致英雄》。
南方网制作团队称,制作《致英雄》微纪录片,“致敬一线抗疫英雄是最主要的,但同时也要致敬同心战疫的全体中国人,致敬所有人的所有努力。”
为真实记录抗疫前线,纪录片拍摄创新采用现场拍摄和众筹网友视频素材的方式。多家媒体一线记者在湖北、广东多地拍摄了大量一线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患者镜头,展现疫情防控第一线的英雄事迹和感人瞬间。其余镜头则通过发动全国各地尤其是粤鄂两省的网友拍摄普通群众的疫情生活,展现14亿英雄的中国人同心抗疫的动人细节。两种方式相结合,最大程度还原值得所有人记住的战疫时刻。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瞬间,民众宅在家自娱自乐的有趣画面,让网友再次回顾全民战疫的守望相助和酸甜苦辣。
大片质感
镜头还原全国上下、万众“疫”心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大片,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酷炫特效,所有演员就是14亿平凡的中国人,不平凡的抗疫故事在温情而精美的画面中娓娓道来。
疫情蔓延,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呼啸而去的救护车,与时间赛跑的白衣战士,病人噙满感动泪水的双眼,富有感染力、冲击力的画面让身处远方的网友真切感受抗疫一线的生死时速。
纪录片不仅记录下医护人员勇敢与病毒斗争的瞬间,也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普通人。有公路检测体温的公安干警,有亲切熟悉的外卖小哥,有社区防控的志愿者,扫地清洁的环卫工,正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我们编织了一张最牢固的“安全网”。
直抵人心
优美诗句引发网友共鸣
这是一部以诗歌为载体的微纪录片,诗歌是整部片子最大的亮点。
医护人员不是天生就是超人,他们也有柔软的一面,诗歌这样描述:“他们穿上了白色的铠甲/却也有自己的软肋”;“各色口罩下的同种担当/是充盈中国大地的坚韧力量”,致敬所有的抗疫战士;疫情好转,吹响复工复产号角时,“机器重启的速度、草长莺飞的追逐/是信心无处不在的宣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不是远方的呼声,而是对抗疫生活最生动的写照,引发网友共鸣。
诗句中的关键字又通过动画特效进行拆字组合,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关键词也大有讲究,诗歌中的大部分文本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的重要讲话中的关键词原创编写。富有感染力的画面配上朗朗上口的诗句,每一帧都感动人心,每一句都直抵人心。
笑中带泪
普通人也是平凡英雄
不少网友反映《致英雄》观后感“又哭又笑”,因为它既着眼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战疫实况,又细腻刻画了普通人的抗疫生活。
还记得疫情蔓延时空无一人的街道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区里的万家灯火。特殊时期,大家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平时天天外卖的年轻人也开始学做菜了,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在家苦中作乐的搞笑视频,在阳台上窗户里与邻居对歌喊口号,这段特殊时期也将成为网友们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网友们平常的宅家生活,宅在家就是做贡献,每个人都在支持抗疫工作。每一个普通人,作为顺行者也是这场战役里的平凡英雄。
微纪录片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一经推出,海量网友留言称视频直戳泪点,引发网友强烈关注和情感共鸣。有网友留言:“看到泪流满面!” “流泪了,感动到哭,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看到这些英雄冒着危险来援助,平安归家,真的眼泪夺眶而出,你们太伟大了!”也有网友留言称,“一直感动到耍剑那里,突然破涕为笑,很触动。”作为荆州人,网友“明天的曙光”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每一个湖北人都会记下这段历史和恩情的!”
有网友在网上“和诗”,在评论里留下了多篇抗疫诗歌。甚至还有网友为该微纪录片撰写“影评”。文章《新上映的真正大片儿<致英雄>:本色出演 触动心灵》称,“这一部浓缩的短片,看到最后我是挺激动的,或许矫情了,但是静静的看的时候,眼睛会模糊,慢慢的嘴角会上翘。”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