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州基金会夏季论坛暨“推动珠三角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沙龙启动仪式于8月10日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联合发起,活动也得到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超50名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基金会、慈善会等慈善组织代表参与活动,为修法工作献计献策。
会议目的:为国家慈善法修订贡献“湾区智慧”
据了解,2020年10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适时修改慈善法”。基于此,来自广州、深圳、珠海的多家慈善行业组织、社会智库和慈善教育机构共同发起“推动珠三角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沙龙,共同交流《慈善法》实施以来珠三角慈善创新工作实践和有效经验,并从具体实践出发,对《慈善法》的修订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湾区智慧”。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慈善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州深化开展“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围绕“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开始积极探索城市慈善发展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组织运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慈善发展样本。
广州近几年慈善事业保持积极发展态势,慈善组织整体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底,广州登记和认定的慈善组织数量达到185家,其中基金会的数量达到93家,占比50.3%。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搭建“广益联募”平台,累计筹款超4.6亿元,打造了慈善资源流通对接共享的“集善地”和公众触手可及的慈善便易平台;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暨“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共筹集款物26.55亿元,慈善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施“社工+慈善”发展战略,全面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超过350个,筹款总额超2000万元,推动慈善资源下沉社区,助力基层社区治理。
今年广州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创建慈善之城”
近年来,广州积极贯彻落实《慈善法》,加强政策法规建设。2020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广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未来广州慈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21年3月3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首次将“创建慈善之城”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在指引、促进、支持、保障慈善事业发展方面作了一系列具有广州特色、有效管用的制度设计,为广州慈善事业政策创新再深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会上,来自与会代表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各抒己见,在对《慈善法》的整体修订工作提出建议的同时,也从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为修法工作提供新思路。
据悉,后续“推动珠三角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沙龙将在深圳、珠海相继开展。
(原标题《慈善组织代表“线上”为<慈善法>修订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