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作为曾经以“速度”闻名的特区,经济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1月13日上午,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获悉,2016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超过1.93万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4056.9亿元,增速达23%,创22年新高。
深圳主要经济指标“稳中走强”的同时,质量效益“好中更优”。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辖区公共财政收入7901亿元。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亿元,增长15%,四年翻了一番多。根据深圳市财政委公布的数据,深圳对全国地方级和全省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2%和39.4%。
2016年,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9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逆势上扬!”无数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为深圳点赞。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前列的深圳,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统计数据同时显示,深圳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2016年,预计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再下降4.1%和8.9%,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下降10%,继续处于国内城市领先水平。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