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选拔启动,向抗疫一线人才倾斜

读特记者 徐恬
2020-03-19 11:21
摘要

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选拔工作已经启动,今年深圳推荐参评候选名额为6人,以专家组评审方式选拔,申报时间为3月18日至20日

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选拔工作已经启动,今年深圳推荐参评候选名额为6人,以专家组评审方式选拔。申报时间为3月18日至20日。

据了解,今年的选拔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聚焦“高精尖缺”人才、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战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密集单位要聚焦重点,从“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推荐人选;产业创新类人选推荐以非公领域人才为主,重点面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等近年科技发展热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推荐在核心技术开发、关键工程项目、成果转化推广、国际市场竞争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人才。对有潜力的中青年领军人才,要大力支持、积极推荐。

推荐人选要进一步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综合考虑候选人的论文、获奖、专利、工作经历等因素,杜绝“四唯”,不搞一刀切。优先推荐有突出贡献或取得突出业绩的年龄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对在一线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发挥积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予以倾斜。

每个单位限推荐1名参评候选人,申报材料请于3月18日—20日报送至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人选条件:

推荐人选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潜心一线科研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引领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

(二)潜心基础研究,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提供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促进理论原始创新,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具有承担重大基础研究课题、重点科研任务等经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有效组织并领导创新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关。

(四)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有效组织团队开展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支撑引领作用较强的产业创新项目,在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申报时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申报类和产业创新类,产业创业类应符合上述第(四)款条件。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徐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