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党员的“武汉战疫” ,看!坚守社区最美的人

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赖赐纳 张正治
2020-03-17 09:50
摘要

王谦介绍,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避免被挡在门外,王谦又主动承担起了社区防疫宣传、为居民采购物资的重任,通过这些工作,王谦拉近了与居民们的距离

自1月23日武汉战“疫”开启以来,深圳特发集团特发政务武汉分公司经开项目有一批骨干党员,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和客户的需求号召,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坚守在基层社区,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宁与健康。

他是把守武汉西大门最久的人


从1月23日至今,李卓(党员)已经整整一个多月没回家,整个春节他远离家人,积极响应抗疫号召下沉抗疫一线,驻守在武汉西高速口。

不管是大雪纷飞的寒冷天气,还是艳阳高照,李卓都会坚守在岗位,负责对所有进出武汉的车辆,人员进行人员健康检测,对手续违规车辆进行劝返,严格执行“内防输出,外防输入”的战疫政策。 如果在平时,这些工作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战疫期间,每一次的劝阻李卓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当被问起工作辛不辛苦、危不危险时?李卓回答:“在疫情刚爆发封城那会,在高速路口看到不断有外地的医生护士往武汉赶,觉得很感动,我的工作没有医护人员风险高,我想像医护人员那样为战疫工作付出更多,承担更多!”

他最惦记社区独居老人的生活好不好

黄亮(党员),是东荆街办事处下沉到乌金山社区的防疫工作人员。 他负责为保包21-22号楼居民检测体温并提供生活、就医等服务,同时还被分配了乌金山片区车辆人员出入检查站点督察,以及为下沉的2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等。

身兼数职的黄亮,经常在外一忙就是七八个小时,穿梭在各个工作场景。在各类工作中,黄亮最看重的就是为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

因为,在封城期间,这些老人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但他们最需要来自社区的服务,黄亮说:“每次为他们买一袋米,买一袋菜、送一盒药,问问老人感觉身体好不好,我都会有成就感。而来自老人们的感谢,也是我工作的最大的动力,我这份工作有意义!”

排查疫情、接送病人,他都冲在最前面

“如果一次上门敲不开门,我们就二次上门,三次上门,直到居民信任我们,愿意配合检测摸排……”

在2月13日,武汉启动“应收尽收”防疫政策之后,王谦(党员)就承担起了在观澜社区上门摸排病人的重任。

王谦介绍,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避免被挡在门外,王谦又主动承担起了社区防疫宣传、为居民采购物资的重任,通过这些工作,王谦拉近了与居民们的距离。 如果碰到发热的疑似居民,如何把他们妥善送到医院,又是一种考验。   每当这个时候,王谦都是第一个参与疑似病患转运工作的人。王谦说:“每次碰到发热居民,我都希望把他们送去医院后,能再把他们接回来。”2月19日,有病患从方舱医院出院,王谦主动请缨,积极参与了此次任务。

她是社区里最忙碌的“物资采购员”

作为娘子军的陈雅婷(党员),在武汉封城后,她第一时间到下沉到沌阳街海滨城社区报道,在疫情初期主要承担起了疫病答疑、居民情绪安抚、进出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

随着疫情演化,各大小区开始封闭,陈雅婷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她开始需要为居民审核办理进出通行证。 同时,还要负责统计社区物资、药品的缺口,及时向上级申报,为社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居民以及奋战在一线的人员发放生活用品、药品等物资。面对逐渐变得繁琐,感染风险越来越大的工作任务时,陈雅婷有时也会感觉吃不消,也有过担心,但她从来没有退缩。 陈雅婷说:“虽然在工作期间也会担心病毒的传染和家人的安全问题,但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挺身的决心也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武汉,加油!”

她是最能解居民“燃煤之急”的“小喇叭”

彭雪珊(党员)也是经开项目的一名娘子军,她在接到甲方单位的命令后,按照文件精神“应下尽下”的原则,积极下沉到纱帽兴城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她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住在永丰清华园小区的住户严格排查进出人员,量体温,做登记。工作中,彭雪珊发现,居民除了有物资需求,还会碰到家里停气、停水后无法出门充值的情况。

为了帮助居民解决“燃煤之急”,彭雪珊主动承担起了为居民们充值天然气卡的任务,除此之外,为社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药品也是她的日常工作。 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彭雪珊几乎每天都要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八点左右才能回家,她说:“就想为小区居民多办事,办实事,让居民在封闭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是战疫一线最坚强的“一块砖”

杨赫,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发生以来从未休息过一天,他积极响应汉南区纱帽街组织部号召,接送疑似病人前往隔离点、往返运输物资、到指定医院做病人指引、街道巡查做好疫情宣传工作。 在社区防疫一线,接送疑似病患以及在定点治疗医院做病人指引工作风险最高。但是每当有任务下达下来时,杨赫都会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恪尽职守地去执行。杨赫回忆,在接送年纪大的病患时,老人们经常会有更多的服务需求,这个时候会与老人们有超近距离接触,但是杨赫都会尽可能地主动做好服务。

对于怕不怕感染风险的提问,杨赫说:“我很注意日常防护,所以,在工作中哪里有困难我就去哪里,我要做这场战疫中最坚强的一块砖!希望用自己绵薄的力量,为战疫最后获得胜利做出贡献!”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赖赐纳 张正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