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小时不打烊的福城街道实业服务微信群里,搜索关键词“难”,一条条疫情笼罩之下的企业复工复产困境和诉求跳了出来。“企业‘难’在哪里,政府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要我们把各项疫后恢复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就一定能变‘两难’为‘两全’!”龙华区福城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坚定地说。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两个月,作为龙华区的产业重地,福城街道辖区企业不同程度遭遇经营困难。为解决复工复产痛点、堵点和难点,福城街道在市、区指导组和街道领导班子带领下,深入践行“行走工作法”,练好“访、纾、筹、准、降、招、惠、稳”全流程服务闭环“八段锦”,既抓疫情防控,又抓复工复产,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福城街道累计走访企业256家,收集诉求563条,100%回复或解决。已复工工业企业2448家,复工率99.80%;复工规模以上企业331家,复工率100%;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0家,复工率100%,员工返岗率84.51%;复工百强企业21家,复工率100%。
带头“访”、助力“纾”、引导“降”:践行“行走工作法”,精准助企业过难关
“现在形势下,企业太难了,但帮一把很多就扛过去了,时间不等人!”
在福城街道的全流程服务闭环“八段锦”中,“访”“纾”“降”三招,是街道领导班子率队下沉基层、逐个了解、挨个解决推进的,每落实一项都铭刻着“行走工作法”的实干风采。
访,就是走访倾听企业诉求,以列清单的方式分类施策、跟进解决。
为实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福城街道整合市区派驻指导组及街道、社区力量,第一时间成立指导服务组、综合协调组、诉求跟办组,按照宣传到位、了解到位、服务到位“三个到位”原则,对辖区所有复工复产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收集企业复产复工遇到的资金难、用工难、防疫设施缺等七大类困难及诉求。街道每天对当天走访企业反映的诉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回访,坚持首问责任制、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和跟踪到底机制,明确跟办单位、责任人,确保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另外,福城街道还自主梳理印制了企业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市、区支持政策摘编(第一版)》,覆盖贷款贴息、水电减免等5大类22条惠企政策,要求在每次走访过程中提供给企业参考。
纾,就是搭建两个平台,为企业纾解资金压力。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疫情阻断了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让许多企业陷入了资金难的困境、险境。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福城街道当好银企深入合作的“桥梁”,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
福城街道搭建助力企业融资纾困平台,多家银行面对面为企业推出防疫信贷产品、现场融资及答疑解惑。
为了让企业融资更方便,3月11日,福城街道搭建了助力企业融资纾困平台,邀请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在街道行政服务大厅面对面为企业推介信贷产品、现场融资及答疑解惑,现场受理贷款业务。“我们最初邀请3家银行入驻,随着需求量的激增,多家银行知悉后主动与街道联系,申请进驻开展惠企服务,现已有8家银行入驻该平台,平台规模不断扩大。”据福城街道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3月16日,平台接待来访企业数301家次,其中建行86家,招行77家,工行65家,中行21家,农商行38家,民生银行9家,江苏银行5家,符合资质意向企业数104家。
为了让企业融资更快捷,提高贷款获得率、节省时间,在市指导服务组和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还与多家金融机构代表专题座谈沟通,在全面摸查产值上亿企业基本情况及实际融资需求的基础上,举行融资政策宣讲会,邀请市属国资国企——深圳担保集团宣讲了金融扶持政策及系列融资担保产品,为企业现场把脉问诊。辖区31家产值上亿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13家企业有意向进一步洽谈贷款事宜。
降,就是全面动员,以“书记工程”推进减租减负。
在福城街道收集的企业诉求中,希望能得到业主、房东适当减租减负的比例非常高,福城街道党工委将跟办减租诉求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其中,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认领规模以上企业减租任务,充分发挥股份公司董事长等人脉资源,发动多方力量联系园区业主、房东,按照就近原则召集相邻工业园区规上企业的业主、房东、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倡导为规上企业减免租金,同时惠及同园区的其他企业。3月6日以来,相继走访了中港星工业园、蔡发工业园、狮径一组工业园、溢佳工业园等近40个工业园区,约见业主、房东以及近90家企业负责人,共帮助209家规上企业减租,减免金额约1966万元。
福城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企业,积极倡导为企业减租减负,详细解读各项惠企政策。
福城街道还两次发出关于疫情停工期间为企业减免租金、共克时艰的倡议书,得到辖区各界积极响应。各社区股份公司董事长带头上门走访业主房东,辖区26家股份合作公司共为216户企业、417户租户,减免租金约732.1万元;天虹、中保义乌、比邻、田润、浪漫新城、新塘等商场、市场共为884家商户减租,减租金额约1380.6万元;出租屋房东主动为疫情发生地租户减租,各社区涉及减免租金的出租屋共896栋、9384间(套),减免金额约403.35万元。
“筹”物资、惠企“准”、帮“招”工:以全面思维、服务意识为企业排忧解难
复产就是稳经济,复工就是稳就业。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不断接近疫情发生前水平,企业运行和广大员工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福城街道以全面思维和服务意识,予以统筹解决、全面保障。
筹,就是广泛筹集物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必须要在确保疫情防控有力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防疫物资短缺难题,福城街道及时梳理汇总缺口信息,帮助企业联系渠道购买一批,为企业多方寻找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告知企业深圳中小企业口罩预约流程、深圳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防疫物资购买渠道等信息。街道还向企业派发一批测温枪、口罩、消毒液,发放一次性手套50余万双,配备2台红外测温仪,计划新增调配5万只口罩,街道工商联无偿帮助规上企业团购14万只口罩。另外,市、区指导组多次协调社会力量,向街道和企业捐赠防疫物资,上级部门先后下拨多批口罩、消毒水、手套等,均及时分配给有需要的企业。
福城街道多方协调防疫物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准,就是及时梳理惠企政策,为企业精准匹配。
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各级各部门密集出台了不少惠企政策,但如何让企业充分了解并且精准与自身条件匹配上、享受到,不是一件容易事。福城街道除了印发《市、区支持政策摘编(第一版)》外,还积极对企业贴身指导。依托1个实业服务群、6个惠企政策答疑群,福城街道每日推送政策文件、相关指引,每日用1个典型案例制作政策项目申报指南,产业政策秘书及时为企业政策申报过程汇总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指导企业使用壹深圳企业政策平台、龙华区产业政策查询平台精准查询、智能匹配适合企业的政策。福城街道还以精准化的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为了实现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仅用3天时间就打造出场景化宣传指导及服务平台,——“复工复产一键通”,助力企业一键直达惠企政策、一手掌握“双复”要点。
招,就是多措并举助招工,缓解企业用工难。
点对点统一接送员工返岗
针对企业稳岗压力大、招工困难,福城街道在全面摸排企业用工缺口的基础上,通过内调、外招、统接等形式为企业缓解用工难题。街道先后组织辖区泰衡诺等20家重点企业开展集体招聘,同时开展网络直聘、对点招聘、公益招聘,并依托龙华区“春暖龙华”点对点专列,助力企业“应返未返”员工返深;鼓励企业积极采取“点对点”方式,自行租车接回员工,对租车费用给予一定补贴。目前,已协助102家企业招募员工10587人。
“惠”民生、“稳”环境:营造稳定有序复工复产环境
做好疫后恢复工作,科学推动复工复产的同时,还要积极恢复城市运行,增强广大市民群众信心,福城街道迅速解决了一批群众生活难题。
惠,就是既要保生产,也要惠民生。
一边是复工复产,一边是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企业员工三餐和来深人员租房受到严重影响,街道及时介入,迅速解决群众痛点难点问题。福城街道牵线搭桥、主动服务,全力保障企业员工及居民菜篮子需求,引进优质肉菜供应商,在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设置“企业员工购菜服务点”“惠民购菜点”,让企业员工就近购买肉菜,降低因人群聚集感染疫病风险。实时掌握居家隔离员工需求,提供代买生活物品、收送快递、代倒垃圾等无接触服务。
不少返深员工反映找不到房源、进不去看房,街道推出“码”上选房不用愁,推出“安选房源”房屋租赁信息平台,甄选安全过关、清洁过关、管理过关且租金不高于春节前的“绿色”房源,在各小区疫情防控卡口告示牌上设立“扫码租房”二维码让返深产业奉献者方便快捷租住。
推出“码”上选房,让劳动者租房不用愁。
稳,就是及时研判风险苗头,立即化解。
针对复工复产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入排查和科学研判,福城对发现的纠纷和苗头隐患快速调处,有序做好恢复生产保障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为企业商户提供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已向辖区2700多家企业发放《福城街道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用工指引》及《深圳市龙华区疫情防控期间劳动用工关系处理指南》;为广大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免费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职工更好解决劳资纠纷;采取线上一对一心理援助、心理热线咨询、走访宣传等方式,缓解疫情期间企业青工负面情绪,累计为企业青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909人次。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