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不信史》是知名军史作家萨苏新近出版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书名颇让人疑惑。历史是由人记录的,在记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 "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 的情况,很多历史也因为时间久远,难以查证,有错漏。对历史记载有疑义,可以理解。何为 " 不信史 "?
如果从《萨苏不信史》的目录来看,似乎确实与众不同:" 爱开玩笑 " 的海昏侯、不良少年曹操、" 万事不会,唯会做官家 " 的皇帝、比芈月更强悍的王后、杨贵妃是伊朗美人?!谁敢和东、西两太后争丈夫?…… 亦庄亦谐的背后,是活色生香的故事,还是只是个噱头?
有人说,虽然中西方同样重视历史,但重视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勤奋地记录历史,而西方学者则勤奋地思考历史。似乎确实如此,历史不是细节的简单堆砌,细节间可能就蕴藏着一个颠覆性的结论。
《萨苏不信史》便在这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对于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曾经担任过文化喜剧节目《你好 ! 历史君》的萨苏都在书中做了趣味解读,比如:" 爱开玩笑 " 的海昏侯,其实讲述的是海昏侯墓出土的琴、鼎、漆屏风等文物的故事,纠正了现代人的很多认知偏差,似乎是在开后人的玩笑。在 " 万事不会,唯会做官家 " 的皇帝那节中,我们看到了皇帝的窝囊和善良,不禁感叹,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啊。" 御医的药方不治病 " 通过讲述嘉庆之死,不仅纠正了御医为自保不敢大胆开药的惯性认知,更说明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皇帝也不例外。
这些于谈笑间学历史的方式,比较适合想在碎片时间了解一点儿历史知识、拓展一下视野、增加一些谈资的读者。虽然有些故事似乎外观比较惊悚、有些离奇、超出了一般人的知识储备,但是正如萨苏所说," 这种颠覆只是战术性的 ",他只是用这种独到有趣的方式记述了他眼中历史的模样。
《萨苏不信史》独辟蹊径,发掘大历史背景下被湮没、忽视的小故事,对人们 " 熟知 " 的史实进行差异化解读,为读者刻绘出一个个更为立体、鲜活的历史形象。萨苏希望以这种于谈笑间学历史的方式,来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兴趣,能在冰冷文字背后发现鲜活,在鲜活历史中发现真实。
" 历史就好像毛衣上的一个线头,拽一下,不知道会拽出什么来,有可能一下就扯断了,但也没准就拽出个五彩斑斓来。" 萨苏用自己的作品扯下了历史的一个线头,解读有趣有味的历史知识,为读者献上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历史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评论说,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萨苏不信史》实际上勾勒的是中国历史的千姿百态。
萨苏," 三个一百 " 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获得者,曾担任《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日本新华侨报》副总编、新浪《史客》系列总编,中央电视台《讲武堂》、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等嘉宾或主持人。他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书写,涉及日本文化、抗战史、中国古代史、探案纪实等诸方面,其特点是见微知著," 活 " 现历史。主要作品有《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退后一步是家园》《铁在烧》《与鬼为邻》。
《萨苏不信史》
萨苏 著
重庆出版社 2020 年 2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