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樟木头护好“一老一少” 筑牢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墙”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樟报 文/图
2020-03-15 17:23
摘要

为排查人员过往史和接触史等情况,驻点医务人员向敬老院提供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服务,不喊苦、不喊累,两天内连续拨打200多个电话给敬老院老人的监护人及护工了解情况,全面排查所有院内人员的疫情接触史,尽力排查隐患

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养老机构、儿童救助中心等特殊场所居住人群免疫力低下,属高度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将面临不可控之险,是疫情防控重点。据悉,疫情爆发以来,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卫中心严格落实守土之责,精心制定敬老院及广东省儿童救助中心等弱势群体的防控疫情方案,护住“一老一少”,筑牢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墙”。

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护好“一少”

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是省民政厅驻樟机构,承担全省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抗疫期间,樟木头镇社卫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定期的上门检查疫情防控、运行管理情况,派发防控宣传单张,支持就医需求保障,指导开展办公区域、食堂、寝室等场所的消杀工作,督促儿童体温监测,实时动态掌握救助中心健康情况,为救助保护中心的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针对留守儿童普遍缺少关爱、性格敏感、自卑、脆弱等特点,家庭医生团队还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情绪辅导的心理救助服务,让流浪的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

驻点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守好“一老”

樟木头敬老院目前在院共有214名老人及护工。“做好疫情防控,既是对老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樟木头镇社卫中心的驻点医务人员扛起疾病预防控制主体责任,通过“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全面排查消除隐患;普及防控知识,加强日常防护;加强全体人员身体状况监测;配备医疗物资,强化应急反应;安抚情绪,充当老人们的心灵倾听者”等多种方式,做好自己的事,确保老人们生活安康。

敬老院驻点医务人员收到单位取消休假通知后,第一时间返岗加入防控战斗。为排查人员过往史和接触史等情况,驻点医务人员向敬老院提供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服务,不喊苦、不喊累,两天内连续拨打200多个电话给敬老院老人的监护人及护工了解情况,全面排查所有院内人员的疫情接触史,尽力排查隐患。

针对老年人健康意识差、免疫力低的特点,驻点医务人员对敬老院护工及老人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手把手地示范如何使用防护口罩和84消毒水。对于个别老人的抵触情绪,医务人员则耐心、细心地做思想工作。培训后,医务人员督促敬老院设立隔离室,全体员工上班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严格把关医疗物资,加强日常消毒,为老年人营造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同时,社卫中心还主动协调敬老院为老人们配送了口罩、红外线体温枪、84消毒液等防护必备用品。

驻点医务人员坚守24小时值班制,日夜守护在敬老院。每天查房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查房,医务人员都给老人们打开窗、量体温、聊聊天、做健康随访,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用餐保障情况,叮嘱老人们做好个人防护。同时,重视老年人心理调节,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医护人员真情付出感动敬老院老人

疫情面前,人心惶惶。莫婆婆是一位患有焦虑症的老人,家人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她心里难免寂寞,每天总会胡思乱想。“我有点咳嗽,我是不是得了那个严重的传染病?我最近老是失眠,我是不是快不行了?”老人总爱握着社卫中心医务人员的手,焦急中还忍不住落眼泪。医务人员意识到老人心理恐慌问题严重,一方面轻轻地抱住老人,用言语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充当老人们的心灵倾听者。另一方面,则用少量维生素充当安眠药让老人安心服用。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莫婆婆焦虑症状日渐缓解。

真情换真心。医护人员的付出让敬老院的老人们很感动。有的老人甚至在医务人员查房时忍不住落泪,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硬塞到医务人员手中表示感恩。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樟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