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诈骗高发 防骗技巧get√

见习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李艳霞
2016-12-29 16:12
摘要

年底是诈骗案件高发期,各类骗局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年底是诈骗案件高发期,各类骗局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记者从深圳CID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前五类主要为电话冒充他人类、招聘诈骗类、网购诈骗类、网上冒充他人类、冒充公检法诈骗类,分别占刑事总警情的17.48%、12.57%、12.29%、11.15%、10.02%。如何有效防范?记者采访深圳CID相关负责人为您一一剖析。

典型案例1:以“公众号订票”实施诈骗

今年9月2日,王先生想给爱人买一张深圳到广州的高铁票。为了方便,王先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到一个火车高铁订票中心的公众号,关注后点击订购了一张9月5日7点37分深圳北至广州南的的高铁车票,并按指示扫码付款进行订票,并被告知购票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到手机上。王先生付款后一直没有收到短信,去了北站取票,显示没有购票信息,这时才发现被骗。

套路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制作类似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制造虚假链接冒充官方订票平台,利用各种手段将该公众号置顶,让市民很轻易能搜索到。市民在网上购买高铁票或机票时,既要注意识别假冒、仿冒或山寨的网站,也要认准政府管理部门许可或备案标示,不要受低价订票宣传诱惑,防止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2:“领导”一搭一唱演双簧 员工按指示转空流动资金

今年7月22日,詹小姐的QQ邮箱收到三封邮件,要她加入高层QQ群,有工作安排。詹小姐加入该QQ群,有人冒充公司“林总经理”,说需要交一个投标保证金,之后还发了收款的账号及开户名,并告知说是新的标款,公司财务转款手续晚点补上。这时该群内有一个QQ冒充公司“吕总经理”对她说同意付款。她看到公司两位老总都同意了,随即按照对方提供的账号转款70万元。结果,詹小姐一直没有收到对方的回款,联系林总经理,对方确认说没有此事,于是她知道自己被骗了。

套路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电脑漏洞盗取公司领导或受害人的QQ聊天工具账号,后冒充领导通过聊天工具向受害人发出急需货款等指令。由于是公司“高层领导”发出的汇款要求,受害人往往在压力的迫使下,按照提示引导操作了转账。提醒广大员工要有辨别真伪的敏感度,对涉及到各种名义的汇款、转账,务必多留心眼、多加求证。


 典型案例3: 以“网上兼职‘刷信誉’”实施诈骗

今年8月1日,何女士的姐姐叫她添加一个微信群,说在群里可以做任务赚钱,何女士就加入了该微信群。在尝试一次代买衣服任务尝到甜头后,何女士便相信这个兼职能赚钱,没过多久,对方又发来另外一个链接,需要她继续拍下38件商品。何女士为此分别支付4080元人民币,当她要求对方把本金和佣金返还时,对方却说要等她把今天所有的任务做完才能返还。何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套路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一些找工作的网站散布招聘以替商城店铺刷信誉兼职的广告,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人联系。由于发布的兼职信息对受害人的工作经验及学历无任何要求,加之报酬丰厚,诱惑力及大。在此提醒市民朋友不要落入“低门槛、高收入”的兼职圈套,对涉及钱财的交易,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切莫贪小利吃大亏。


 典型案例4: 冒充客服进行诈骗

今年7月2日,张女士报警称,当日接到一个自称是天猫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问是否在天猫上面购了一个遮光眼罩,并称他们新招的一个员工,因操作失误把其纳入了批发商会员,每个月要扣取500元的会员费。由于信息属实,张女士便相信了对方,并按照对方要求去银行操作追回费用。在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输入一连串的序列号后,账户转出17万元。

套路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网购信息,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层层设套骗取钱财。遇到此类情形,市民朋友一定要仔细甄别自称是客服的电话号码,不轻信他人,不随意按照他人要求到柜员机操作汇款,要通过正规途径办理相关业务。


 典型案例5: 冒充公检法诈骗

今年11月20日,深圳警方接事主刘女士报警称,她在家中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顺丰快递,说其有三张伪造的身份证件被澳门海关扣押,对方还编造了虚假的澳门海关扣押公文号。紧接着,刘女士便接到一个声称是上海市崇敏县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电话,告知她的身份证涉嫌他们破获的特大洗黑钱案,并让她登录其发给她的网络链接代码查看本人的“通缉令”。刘女士察感到害怕与紧张,对方告知可帮联系银监会的领导对其名下的资金进行核查。

随即,刘女士接到一自称银监会领导的电话,要求对其资金进行核查,把能动用的钱全部集中提到一张银行卡中,之后对方以需要走一个监管银行卡内资金的流程的名义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说完之后,刘女士发现自己卡内14400元人民币被转走,意识到被骗。

套路剖析:

“公检法”来电?平时安分守己的市民们突遇如此来电通常会慌了神,立刻按电话中的“办案人员”要求来操作,从而上当受骗。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公检法”绝对不会仅仅通过电话来办案,绝对不会设立“安全账户”要求转款至个人私人银行账号进行资金清查。凡是通过电话自称是“公检法”办案机关,以涉嫌犯罪,需清查个人财产为由,要求按操作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请及时报警。

见习编辑 Lisa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