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强区放权改革:近五成下放事权可无缝承接

记者 周元春/文 何龙/图
2016-12-28 15:33
摘要

深圳强区放权改革成效如何?能真正放下去、接得住吗?社会上买账吗?27日的民主评议会上,市政协民主评议组给出了答案——各区对市编办梳理下放的148项事权,平均45.64%能无缝承接。

深圳强区放权改革成效如何?能真正放下去、接得住吗?社会上买账吗?27日的民主评议会上,深圳市政协民主评议组给出了答案——各区对市编办梳理下放的148项事权,平均45.64%能无缝承接。同时,因为强区放权,也促进了政府部门精简机构,简化办事流程,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12月27日,深圳市政协举行了六届八次常委会议“强区放权改革”专题民主评议会。

12月27日,深圳市政协举行了六届八次常委会议“强区放权改革”专题民主评议会。

平均近五成下放事权能被各区无缝承接

强区放权,最重要的是下放的事权要接得住,接得好。这也是市政协民主评议的重点。市政协副主席黎军代表市政协民主评议领导小组作民主评议总报告时指出,根据各区填报的市编办梳理的148项事权(截至11月9日)承接情况调查表显示,各区“能够无缝承接”的最高为宝安区的87%,最低为大鹏新区的27.72%,平均45.64%,也就是说平均近五成下放事权能被各区无缝承接;“创造条件基本能够承接”的最高为73.28%,最低为12.3%,平均50.69%;“暂不具备条件无法承接”最高为10.5%,有四个区表示没有无法承接的事权,平均3.67%。

办理城市更新用地手续用时缩短一倍

民主评议组调研显示,当前,我市强区放权试点成效初显,社会反映良好。以罗湖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为例,该区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小组会议机制,将原本分散在市规划国土委等7个市职能部门的审批事权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变外部协调为内部沟通,缩减了审批链条、简化了审批流程,审批环节由25个变成12个,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0-39个月,压缩到现在的12月内,压缩近2/3。企业对罗湖城市更新改革给予较高评价。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反映,以前办理更新项目计划立项申报、专项规划审查、用地审批、方案核查等,至少需要3年,改革后缩短至8个月。其中,办理用地手续由4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设计方案核查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加快机构调整福田区街道实体机构减27%

民主评议组调研发现,为了承接城市更新相关业务,各区政府和新区管理部门均对原机构设置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

以福田区为例,该区研究提出“智慧332”街道大部制模式,即针对街道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大职能,按职能相近的原则整合设置8个内设机构。改革后,街道实体机构由11个减少到8个,减幅27%;加挂牌子由17个减少到9个,减幅47%,实现街道机构数量全市最少;同时,区街职责划分更加清晰,街道工作职责从原来的100多条整合归并为党建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20条,承接上级部门职责更加清晰、执行力更强,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强区放权奠定基础。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