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记者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截至3月11日,全市累计复工企业约25.4万家,累计复工人数535.5万人。从用电指标监测来看,3月9日(星期一),我市日供电最高负荷为1038万千瓦,在疫情发生后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重要关口,约为2019年3月日平均的94%;3月10日(星期二),我市供电量达到2.01亿千万时,在疫情发生后首次突破2亿千万时重要关口,约为2019年3月日平均的93%。2月10日(正月十七)以来日供电量已累计增长90%。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按照用点数据测算统计标准,深圳全市企业复工率83.87%,复产率为89.61%,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
涉及城市运行和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良好。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和公共交通、环卫、电力、商贸流通等涉及城市运行的企业一直在生产,为深圳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截至3月11日,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工10038家,开工率97.5%,人员复工率68.7%;外贸百强企业、批发零售百强企业、重点物流企业企业复工情况良好。
记者了解到,深圳紧急出台的《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从五大方面提出共16条政策。据初步测算,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
据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吕哲透露,深圳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大产业资金倾斜支持是目前反映最强烈的政策,总结为三个“最”。
第一是力度最大,深圳市级财政将10%的产业专项资金,约34亿元重点用于对疫情防控期内所有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和大部分中型企业新增贷款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予以贴息;
二是覆盖最广,政策将惠及约20万户中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三是获得最便利,这笔资金将直接划拨给银行,银行按月返还到企业贷款账户,执行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左右,撬动新增(展期视同新增)优惠贷款总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
以后,深圳对扶持类也会继续采用政策零门槛、易获得、便操作的思路。
据悉,深圳企业目前诉求途径共有三种,一是企业家拨打12345热线电话,转1号键可提诉求。二是深圳中小企业服务局定期会召开企业共性问题座谈会,把单个问题解决的方式,提升为共性问题解决模式。
第三种,重点的是“深i企”平台。平台提供有四个功能,一个是企业诉求“一键提”,企业家遇到诉求在平台上点一下,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推送到各部门,改变传统意义上提交诉求手动写模式,菜单式、模块式提交,企业家在菜单中选择,就可以链接诉求响应部门,缩短响应时间。二是扶持政策“一站汇”,将分散在各部门惠企政策一站式办理。三是政府部门“速反馈”,现有政策可响应,要求24小时解决,现有政策暂无响应,要求3-4天内反馈。四是精准服务“更匹配”,可以对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企业提交类型,对企业进行精准政策推送,改变过往“大海捞针”模式,让企业更精准享受到政府服务。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