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至3月9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共收到2365宗有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的投诉,与2019年同期的252宗相比增长838.49%。市消委会3月12日发布消费提示,提示规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行为。
记者了解到,2365宗有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的投诉中,主要反映的问题是未成年人充值网络游戏,家长不知情并要求退费。
“该类消费纠纷主要特点是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及未成年人知晓支付密码。因此充值行为是否是为未成年人所为,网络游戏企业与家长之间常存在争议。”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消委会认为,规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行为需要网络游戏企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网络游戏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实行账号实名注册制度,禁止、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消费行为,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家长也应当履行相应的监护责任和义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在无监护情况下充值消费。
对此,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一、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家长应帮助孩子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在目前学校课程以网课为主的情况下,家长更应关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段时长,合理安排孩子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
二、借助第三方辅助管理。建议家长可借助类似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等第三方平台对孩子的学习及娱乐时间进行规划管理。
三、用好游戏防沉迷系统。建议家长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账号,以便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妥善设置游戏内的防沉迷功能,包括支付方式、账户管理等相关设置。
四、妥善保管支付密码。家长应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支付密码,综合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相对安全级别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尽可能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呼吁网络游戏企业、家长等社会各界关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问题,各自尽好未成年人监护保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