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前全市重大项目将全部复工 深圳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读特记者 窦延文
2020-03-12 19:32
摘要

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办疫后恢复组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和建设投资进度

3月12日下午,位于罗湖区木棉岭片区一大型工地上,多部挖掘机正在进行基坑施工作业。读特记者获悉,作为深圳市的重大项目,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的8家施工单位已全部复工复产,1200多名工人已经返岗开始施工作业,目前正在开展基坑及土石方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新冠肺炎疫情对深圳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办疫后恢复组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和建设投资进度。

全市重大项目复工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截至3月11日,250个续建项目已复工224个,复工率为90%;79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3个,13个项目复工率为100%。36个省重点续建项目已复工34个,复工率为94%。

全力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复工难题


疫情来袭,我市重大项目面临不少难题。深圳市迅速行动,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迅速成立重大项目复工推进工作专班,协同各区各部门强化协调联动机制,推出五大保障举措,优先解决重大项目复工存在的用工保障、防疫物资、交通运输、材料供应、建筑废弃物处置等共性问题,全力确保100个投资强度较大的重大项目于3月15日前全部复工,全市重大项目3月底前全部复工。

同时,疫后恢复组梳理20个有条件加快前期工作的新建项目,力争6月底前开工建设,确保顺利实现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力争全年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目标。

摸清底数,有的放失。疫后恢复组及时掌握重大项目复工准备情况,全面摸清未返岗员工分布和用工缺口等情况,梳理用工返岗需求和计划,一系列服务举措应运而生:

——积极为返深困难的重大项目参建人员提供“点对点”包车等交通服务,协助建设单位解决返岗人员集中管理场地等问题。

——尽最大可能优先满足重大项目防疫物资需求,分类提出重大项目施工场地的防控指导意见,科学按需使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减少浪费。

——督促钢材、水泥、砂石等上游建材企业尽快复工达产,优先保障重大项目供应需求。

——为重大项目物流车辆提供绿色通行证并推动全市范围内互认;加快推动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综合利用厂、海上外运设施以及运输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加快泥头车临时通行证办理,优先满足重大项目渣土外运、就近受纳等需要。

优质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能保必保”

为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前部署,主动服务,推出6大措施,包括疫情防控建设项目可先行使用土地、持续做好土地供应保障、提高疫情防控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等。

同时,疫后恢复组组建专项协调小组,及时收集、全面梳理涉及公共住房、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项目落地存在的问题,做到快速收集、快速响应、快速分办、快速解决。

3月3日,在做好土地交易防控工作预案和具体应急措施的前提下,我市在年后首次推出住宅用地,通过现场竞价,3宗用地顺利成交,成交总用地面积6.71公顷,建成后可供应人才住房27.94万平方米。

3月4日,我市再次推出位于坪山区的2宗工业用地,将用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用地。

加快重大产业和民生设施项目落地

近两年来,我市加快推动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工作,推动形成了多片平方公里级的集中连片优质产业空间,保障城市社会经济长远发展。

近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整备工作与城市发展重点地区建设、重大项目用地供应紧密结合,持续推动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全面梳理重点整备的产业地块,为重大项目落地打好“提前量”。

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超常规加快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建设”、“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市加快落实高中、医院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目前已将光明高中园、龙岗高中园、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等土地整备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并加快推进相关整备工作。

全市公共住房项目复工率达96%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完成“十三五”建设筹集40万套公共住房的目标,全市住建系统主动作为、深挖潜力。

为加快公共住房建设进度,全市住建部门要求各项目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复工复产,做到“施工现场封闭管理网格化、疫情防控措施清单化、安全生产措施同步化”。全市85个公共住房项目已顺利分批有序复工,复工率达96%。

据悉,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行动,通过新供建设用地、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配建、招拍挂配建、产业园区配建等渠道加快落地,并计划供应34宗公共住房用地约100公顷,计划到今年4月底前,相关建设用地全部出让完毕,以确保满足今年公共住房建设需求,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构建我市公共住房“基本盘”。

当前,我市正大力推进大型安居社区建设,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和深汕等区域,建设一批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大型安居社区,并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住房开发模式,努力实现职住平衡。

据悉,光明长圳公共住房一期项目已经复工,正紧锣密鼓施工中。该项目将提供9600多套公共住房,预计2021年底建成交付使用。

近期,龙华中华自行车厂地块、宝安尖岗山地块已完成招拍挂用地出让,正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两地块将分别建设公共住房1600多套和1200多套,计划今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3年左右竣工交付使用。

市住房建设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将完成8万套建设筹集任务。届时,我市“十三五”期间建设筹集的公共住房数量将达42万套,超额完成原定40万套目标。

见习编辑 方骏

(作者:读特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