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深圳⑫ | 两亿点击量幕后!为拍到《火线》核心画面蹲守市三院三天
晶报记者 朱健 赵茜庆 彭健 罗秋芳 王子键 范劭华 金羽泽 成江
2020-03-12 15:42

我们必须身赴火线 才能真实报道

2月21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传媒公司出品的纪录片《火线》全网播出,点燃了2020年传媒江湖的一把火。

它以非凡的勇气和创见,呈现了抗疫第一线的惊心动魄,也还原了迷雾中的亮色。全网超过两亿次的点击量,《火线》写下了传统纸媒在生态转型、传播运营、全网引爆的经典范例。

《火线》制片人/导演 晶报传媒总经理 晶报常务副总编辑冯景:我们必须身赴火线 才能真实报道

火线上的人和事面对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双重肯定,《火线》的制片人/导演,晶报传媒总经理、晶报常务副总编辑冯景代表《火线》策划人/监制,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传媒董事长、晶报总编辑胡洪侠接受了采访:“点击量不是我们刻意去追逐的,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必须身赴火线,才能真实地报道那些战斗在火线的人,呈现火线上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陈寅一直以来对我们内容生产上的严要求和高标准,否则也不会有这部作品问世。”

收假

春节一开始,全国各地都投入到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全民战疫”中,晶报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总编辑胡洪侠就在工作群发令了:“党委会成员即刻进入战斗,全体员工初四结束假期,全面投入战疫报道工作!”

善战是晶报人的传统。在前线报道中,记者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第一时间报道深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权威、全面、真实的情况,宣传解读有关政策举措,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讲述一线工作者抗疫的感人故事。

从文字到视频,从快评到长图,从公众号到H5……晶报的抗疫报道不光内容出彩,产品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而纪录片《火线》是这些报道中的代表之作。

晶报传媒这部打动人心的原创纪录片,呈现了深圳医护人员不畏艰险、顽强拼博、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的惊心动魄场景和奉献牺牲的感人事迹。在刊播短短几天内,《火线》全网点击量过两亿,这一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表明,深圳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和无畏精神,不仅得到深圳市民的认可,也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肯定和点赞。之后又相继推出了《火线2:火线上的人》《火线3:看不见的火线》及《火线4:火线上的尖兵》,点击播放量要么很快破千万,要么迅速10万+。

而鲜为人知的是,《火线》系列的诞生颇为曲折。

晶报总编辑胡洪侠和《火线》主创开会讨论。 王宁 摄

波折

《火线》大获成功。在一片赞扬声中,冯景依然很冷静,“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会经历波折,《火线》也是如此。”

要讲述深圳抗疫的动人故事,必须先从医务工作者开始,那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则是当仁不让的叙事起点,因为那里是深圳抗疫的最前线,收治了全市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线”。

联系釆访并不顺畅,在与各方联系、反复沟通的一周多时间里,冯景想到过放弃,但总编辑胡洪侠不断出主意、打气,才使事情有了转机:市三院院长刘磊终于答应和晶报采拍团队见面。

开拍前一天,问题又来了。考虑到安全问题,所有进驻市三院采访拍摄的记者事前都要签一份“生死状”。听到这个消息时,胡洪侠心中有些忐忑,毕竟每一个记者身后都是一个家,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牵挂,病毒残酷无情,疫情最危险的时候,对谁来说,这都不是一项容易的选择。

这时,倒是采拍团队的同事们送来了定心丸,他们纷纷表示:只要做好自我防护,严格按照医院的规定动作来做,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2月4日下午,冯景带领采拍团队前往市三院,与刘磊院长及市三院团队见面,沟通采拍事宜。冯景代表大家签下了第一份“安全合同”。随后,经过安全培训和心理建设,小伙伴们各自就位,《火线》正式开拍。

成功

扎根市三院拍摄三天,零距离接触医护人员,全景再现了“抗疫前线”的惊心动魄和细水流长。

《火线》也许不那么完美,但绝对有诚意。它没有制造噱头哗众取宠,而是忠实记录着勇气的碰撞和人性的舒展。它让平凡的人说出故事,让有故事的人闪耀出伟大,让伟大的人格引发全民共鸣。

一经播出,《火线》成了爆款。

不过冯景并没有过多关注点击量,“点击量从来不是我们刻意去追逐的,打动人心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新闻人能一直战斗在最前线,无论是文字、视频或者其他任何一种形态的产品,肯定是最有说服力和最有生命力的。”

冯景说,“生产一部好的作品并不易,必须经过反复打磨,数次推倒重来。从党委会到制作团队,每个人在这期间的工作量都巨大,但没有谁有怨言。”

在整个过程中,《火线》制作团队展露出的职业精神、团队意识,让冯景心生感动:“从范劭华、王子健、金羽泽、成江的采拍团队三签“生死状”,到赵茜庆工作室、晶报科考团的制作与包装,从朱健的文案撰写,到王博、罗秋芳的推广运营,我为《火线》系列作品感到欣慰,我更为晶报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

时代就像水车的轮子一样旋转着,新的故事还将续写。

在冯景看来,《火线》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作品,晶报的转型之路仍将继续:“去年晶报传媒创立了晶报说、晶报科考团、勾特研究院等一系列的新业态工作室,2020年我们将朝着可视化战略全面进军,也一定会制作出更多像《火线》系列一样优秀的可视化产品。”

主创人员谈《火线》创作幕后:正如医生一样 深入火线是记者的职责

纸上写来终觉浅

□《火线》主创、晶报赵茜庆视频工作室负责人 赵茜庆

做视频没有“一气呵成”的时候,这是我的心得。最常见的是“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总有些你想不到或是“想到了,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情发生。怎么办?左突右冲,耐烦耐躁,迎头而上。

《火线》的制作也可谓一波三折。从前期的策划讨论、到冒险拍摄,直至最后的制作完成,哪个环节都不是“省油的灯”。压力盘旋在心头,未知引诱着我们,也生发成巨大的动力,最终让一切变得越来越可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耀眼。

纸上写来终觉浅,拍成此事要躬行。长久与文字打交道,如何打通其与图像之间的桥梁,是一门学问。唯有实践,才能明白一些道理,学到一些东西。《火线》是一道真正的火线,也是战场,我们真刀真枪地摸爬滚打,接受摧残与锤炼。在通往真金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

好事多磨,好事还得多熬。

那些死磕片子的日子,那些焦虑的难眠之夜,我仿佛听见了脑袋上白发拔节生长的声音。在这片日益贫瘠的领域,汹涌的忧思让它们开足了马力破皮而出。它们悄无声息地蔓延,以一种残酷的方式不断提醒我:又一天过去了,片子弄好了没?

文字没能将我的情意 表达千万分之一

□《火线》主创、晶报文体创意中心主编 朱健

《火线》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有个网友这样留言:“泪流满面!为什么我眼中噙满泪水,因为我爱这里的土地和人民。”

这样的感受,我在看成江、金羽泽、王子键他们拍回来的样品时,其实就有。

2月13日,处于假期的我在江西老家接到了我们的领导——晶报传媒总经理、晶报常务副总编辑冯景的电话,她告诉我说,“晶报的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市三院拍了三天,初剪了一个样片,素材很好很珍贵,现在需要的是能迸发情感、主题升华的解说词,你先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感觉。”

就这样,我点开了样片,跟着同事们的镜头,一步一步走进了抗疫“硝烟味”最浓的火线现场。我看到了市三院医护人员被口罩压得变形的脸;听到了护士长孟令香说自己“好不容易回家后,爸妈也不说话,就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我吃饭”;看到了患者隔着玻璃门向我们举起大拇指;也看到了康复者出院后,坚定地朝着阳光走去……

这样的镜头,这样的语言,重重地击中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何以能蜷居于安宁,还不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在为我们守护人间;何以能享受天伦,还不是这些“最伟大的人”在替我们套现幸福。

最后,与其说我完成了为撰写《火线》纪录片解说词的任务,还不如说是完成了自己的内心表达:对同事们的敬佩,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火线》上线,瞬间燃爆……

□《火线》宣传/运营监制、晶报全媒体运营中心执行总监 罗秋芳

2月21日晚6点,晶报APP、晶报官微首发!

《火线》上线,宛如那道被点燃的炮仗引子,瞬间燃爆……

经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腾讯视频、新浪微博推送,深圳发布、腾讯新闻、搜狐、凤凰网等多平台转发,《火线》上线3天,腾讯视频单平台播放量突破1亿;上线10天,多平台播放量超过2亿,创下了晶报原创视频播放量的最高纪录。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晶报记者拿命拍回来的片子。冒着危险进入定点收治医院病房,直击抗疫一线最真实的战场,与一线医护人员面对面交心。抗疫、火线、真实、战场——这部视频从开拍之时,便具有了爆款的“潜质”。

“火线是晶报重磅策划的抗疫纪实片,把我们所有能发布的视频平台都列出来,运营要全力以赴做好推广,这将是一部燃爆全网的片子!”1月29日,“火线组合”成立不久,分管运营中心工作的晶报编委王博便给运营中心小伙伴“打鸡血”。

“老师,晶报正在拍摄一部原创抗疫纪实片,请多关注!”“老师,晶报记者进入战疫病房直击救治,求推荐!”作为“火线组合”中的“促销员”——运营中心团队为《火线》努力奔走,让她在更多平台上展现真实的力量。作为运营推广的“指挥员”,王博自己也冲到了推广的“前线”,满怀信心向人民日报客户端、腾讯视频、微博等平台力荐《火线》。

10万+、100万+、1000万+、破亿!目睹一个个平台不断飙升的播放量,运营小伙伴们的肾上腺素也一次次被激发。

而我,在加入运营团队之前,是一个跑了13年医疗线的老记者,也曾因采访H7N9病例和甲流进入过定点收治医院病房。但这一次不一样,狡猾的新冠病毒无孔不入,传染性变得更加强大。当看到我的“战友”——晶报记者身影出现在片中时,我落泪了,为他们的勇敢、求真精神而动容。

全网超2亿次点击,《火线》火了!我想,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像尖刀一样“扎”向火线

□《火线4》主创晶报全媒体评论中心总监 彭健

2月11日,晶报的一篇评论突然火了,让当班的小编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觉。这篇题为《湖北卫健委书记被免!释惑:为什么是免职而不是撤职?》文章最终的阅读数突破2300万,光是读者评论和留言就高达数万条,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四个字——战疫快评。

一个多月来,晶报持续推出“战疫快评”一百余篇,像尖刀一样“扎”向火线,多篇文章阅读量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2月27日,评论中心接到《火线》系列4——《火线上的尖兵》的拍摄制作任务。当时评论中心承担着极为繁重的“战疫快评”写作任务和“晶报说”拍摄任务,在生产和经营战线上双线作战。《火线上的尖兵》为专题片,制作难度高,制作周期长,生产这种类型的视频也并非评论中心所长。但在这种情况下,评论中心第一时间承接了这一紧急任务,仅花了两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从脚本到拍摄到制作的全部工作,高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火线上的尖兵》政治性强,制作要求高,由报社总编辑和两位党委委员直接策划指挥,在脚本打磨阶段就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在拍摄和过程中,因为资料画面不足,以及技术等问题,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棚拍画面因为经验不足,反复拍摄了多次,后期的画面和特效,也经过了反复、多次的修改。

但即便如此,团队依然顶住了压力,高效分工协作,连续熬了两个通宵,最终仅用了两天半时间便拿出了片子,而且受到报社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火线上的尖兵》刊播后,在部分平台分发受阻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逾700万的点击量,受到广泛好评。

我们其实不要英雄

□《火线》主创、晶报科考团工作室负责人 王子键

一线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通过忠实记录,将别人看不到的,展现在受众面前。

年前外出计划泡汤后,宅在家里看着新闻,想着同行都在前线,躁动一点一点滋生。还没等宅出茧子,从年初一开始,我就出门进入了工作状态,出入市三院等地,成为了新的生活常态。

晶报记者王子健在医院拍摄过程中。

拍摄、制作过程对我们的磨练和摧残,难以用三言两语述尽。有挑战,当然也就意味着有机遇:通宵的拍摄和剪辑,伴随着通宵的崩溃,但其中门道也就摸到了一点。

参与了两三条专题片子的拍摄和制作,自我隔离点,确诊病例小区,医院发热门诊、疑似隔离病房、感染二科三科、手术室,疾控中心……该去的、能去的地方都去了,这期间也没跟别人多说。直到任务完成后,才在社交媒体发了几张照片,交代了下近况。

听说我去了好些看似危险的地方,友人惊诧,纷纷嘱咐我注意。我简单回了句: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签“生死状”什么的,听起来挺恐怖,但实际上最危险的地方,最有安全感。这句话片子文案中用过一次,在这也可以再用一次。看看一线医护人员,再对比你我普通人,也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因为资源紧缺,在防护服穿一件少一件的大背景下,为了深入拍摄,我也“有幸”穿了一回。为了不辜负这套防护服,从穿上的那一刻开始,直到小心翼翼地脱下,我都尽力进行了拍摄。

穿上这“套装”意味着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厕所也不能上,全身裹得跟粽子似的,多少有点汗蒸的意味。和同事一起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记录,跟到最后,人也是蒙的。成江事后笑我,说看监控我怎么呆坐了半个小时,我只能跟他解释:缺氧。

知道做出来的《火线》系列,有些人会看,还是觉得挺值得的。

感受过一线的氛围,再回到平常生活中,最大的感觉,是不能将抗疫理解为战役。我们其实不要英雄,不要牺牲,要各行各业一线人员健康活着,用科学、用知识、用真理、用真相来应对,一切总会过去的。

连续三天在医院蹲守, 只为拍到更核心的画面

□《火线》主创、晶报健康新闻部主任 范劭华

1月底,总编辑胡洪侠和常务副总编辑冯景召集我们开会,让我们拍摄一个片子,讲述抗疫最前线的故事。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奔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病房——病人情况最严重、医护人员最忙碌的地方去。这样的地方是市民最关注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地方,也意味着危险,被感染的风险高。

晶报记者范邵华(右)和金羽泽在市三院。

拍摄安排在2月初,当时疫情正处于紧要关头。院方考虑到记者的安全,没有同意我们拍摄病区的要求。为了争取拍到最前线的独家画面,我们在开拍前一周,跟院方进行了反复沟通,为此大家还跑了好几趟,去医院与院方面对面讨论拍摄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学习如何做好防护等。

进入拍摄期,我们连续三天在医院蹲守,只为了能拍到更接近最前线的画面。记得拍摄第一天,我光在院区里就走了一万多步。我们的三位摄像都发挥了出色的突破能力。最终,我们在安全的位置拍到了核心的画面。

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医院,家人和朋友都很担心。但是,就像总编辑胡洪侠在开动员会时所说:这样重大的疫情,我们一辈子可能就遭遇这么一次。难道就因为害怕不参加吗?我们的答案当然是“不”。最重要的是,作为记者,能够在这样的火线,记录、倾听抗疫战士们的故事,这是很有意义、值得一生铭记的事情。

不管遇到什么样危险的采访, 我都会去

□《火线》主创、晶报摄影记者 成江

不管遇到什么样困难和危险的采访,我都会去。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人生的经历。

晶报记者成江在医院拍摄过程中。

如何离那些一线的医护人员更近,拍到最真实、震撼的画面,成为此行拍摄最让我焦虑的事情。我能理解院方善意的安排,但作为新闻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远远地观望,拍些可有可无的画面。必须得突破,得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头。

有人说,这很危险。当然是的,但是正如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业担当和责任一样,冲上一线、深入火线,也同样是记者的职业责任。

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其实不是自己会出现什么状况,而是如何“突”进去。领导和院方不断沟通,我们也在现场不断“活动着”,寻找着机会。有几次都想放弃了,但在常务副总编辑冯景的带领下,整个火线团队有一种不折不挠的信念,这种信念感染着我们每个人,也支撑了整个《火线》的制作过程。

进入核心区域之前,我们要“全副武装”,隔离服、靴子、鞋套、护目镜、口罩、帽子等穿戴不能有一点马虎。对于经验不足的我们来说,只能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一地穿戴。医院要求医护人员每4小时轮换一次,我在里面觉得,这4小时简直“度时如年”,多穿一秒防护服都是煎熬。看着他们穿梭其中,照顾病患,我真正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不易。而出来之前,脱防护服也是一项“大工程”,起码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所有步骤要求慢点再慢点,细心再细心,千万不能出差错。

那天第一次到市三院拍摄,我告诉老婆说,要出去一趟。她早习惯我这种坚决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因为一有大事,我就会出去采访,她比较理解我的工作。后来,我把《火线》的片子放给家里人看,他们个个伸出了大拇指:没想到,你们还能弄出这样的片子出来!

那一刻,骄傲和自豪感十足爆表。尽管以往也有像这样惊艳他们的时刻,但我知道,这一次意义绝对不同了。

一年半载应该不用再洗碗了。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火线》主创、晶报摄影记者 金羽泽

大年初五,从钟南山院士宣布病毒肯定人传人起已过去一周余。手机上每小时都有新的重磅消息弹出,有官方的,有同行的,当然自然少不了远房表婶听她同学说的。此刻不安分的我也终于按捺不住想“见证”的心,踏上了回深的高铁。当然,为了安抚母亲,我借口是报社命令,记者必须走上一线,而我则完全是被迫执行云云。

晶报记者金羽泽在医院拍摄。

2月初的深圳,正是疫情正盛之时。平时一副好汉做派的王子键把酒精装进了裤兜,逢人就掏出来客气道:嘿,来点?而出入医院如回家般的范劭华则多了几分束缚,刻意回避着不必要的触碰。每位一同进入市三院的“突击队”成员们都在用实际行动把“注意安全”四个大字写在了脸上。

当拍摄开始后,每个人的状态都似乎发生了变化,王子键与医生聊到兴起,也像是忘了身处医院的感觉。范劭华也在小小的市三院内,刷出了上万步的微信运动记录。拍摄期间女友发来信息:你怕不怕啊?我心中想着安慰一番,告诉她我保护得很好,落笔却只有五字:忙,没时间想。

人心惶惶之下,去市三院拍摄采访的这个行为自然得不到理解。周遭都在问,你为什么要去?问的多了,每次解释都要费一番功夫,只好祭出先贤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凑近一点当然不是为了更方便看热闹,而是为了让《火线》能更好地说话。

让我们一起重温火线,深圳抗疫战场最真实的展现:

①看哭了!《火线》,记录深圳最真实的抗疫战场

②颠覆认知!晶报记者vlog实录战疫最危险的地方

③看不见的火线,深圳“福尔摩斯”抗疫破案实录

④火线上的尖兵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晶报记者 朱健 赵茜庆 彭健 罗秋芳 王子键 范劭华 金羽泽 成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