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明年A股获利空间更大

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6-12-26 16:12
摘要

随着套保需求的释放,不断递增的成交量、持仓量又揭开了保险机构请第三方“代套”的神秘面纱。

一、宏观面

1、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部署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工作。

2、随着套保需求的释放,不断递增的成交量、持仓量又揭开了保险机构请第三方“代套”的神秘面纱。11月以来的债市回调使得保险和银行机构希望尽快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于是衍生了“代套”行为。但由于监管趋严、操作难度较大,其规模不会太大。

3、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5日诞生,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4、消费金融在今年骤然变得喧闹。首当其冲的是政策风口已至:今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政策门槛的放宽与试点扩大形成了消费金融公司整体扩容的市场环境。

5、自《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炉以来,今年又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二、中观面

1、2016年,生猪养殖户和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眼下,猪肉消费进入全年最旺季。业内人士预计,春节前猪价稳定,随着本轮“猪周期”进入后半段,明年生猪养殖仍将盈利,但猪价存在下调趋势,难以重现今年的“金猪”行情。

2、多家知名公私募认为,2017年无论A股演绎何种“类型片”,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明年A股获利空间更大,但需更深入研究个股,业绩优异、有能力做“1+N”的行业龙头股将成为他们“抱团取暖”的对象。相对来说,上半年A股投资环境要好一些。然而,监管层对于“纯讲故事”的资本运作正失去耐心,部分狂飙突进的并购重组项目或在2017年因业绩问题而成为“雷区”。

3、在2016年面临收尾、上市公司突击交易骤增、年报审计机构进场的敏感时刻,上交所提前打响了年报监管战:通过监管前移,提前就突击交易、调节会计处理方式的典型案例展开问询,同时约谈了20余家次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

4、近期,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市场普遍认为IPO堰塞湖得到一定程度的“泄洪”。但是,随着拟上市公司的密集预披露,IPO堰塞湖化解难度反而在增大。另一方面,随着预披露公司的增加,参股其中的受益影子股也在增加,预披露金矿值得挖掘。

5、上周,深市逾110家公司披露机构调研报告,环比小幅增加。统计发现,随着2017年临近,各个行业明年的发展趋势成为机构调研的重点。其中,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白酒行业、猪肉行业等成为调研重点。另外,国企改革进展也是机构关注的热点。

6、深港通正式开通至今已有1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截至23日,港股通(深)累计净流入60.45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143.5亿元。专家表示,港股市场估值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仍处于相对低位,估值优势明显。

7、《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显示,前11个月有19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超过100亿元,其中有3家超过千亿元。从万能险占规模保费的比例来看,有19家中小寿险公司的万能险保费占规模保费的比超过50%,有12家占比超过70%,有5家占比超过90%,2家占比达到99%。

三、微观面

1、*ST商城24日披露了两起诉讼案,曾分别为公司的“股权腾挪”和“资金流转”提供方便的两家合作伙伴,已双双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及相关方偿付近3800万元。

2、资本猎手郭昌玮再出手,将溢价15%接盘中润资源。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