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保险圈内“奇闻异事”有点多

记者 张程
2016-12-26 07:24
摘要

今年国内的保险市场格外热闹,一方面是有望凭借高速增长的保费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却又出现各种“花边”,为这个具有巨大资产规模的市场添上不少谈资。

今年国内的保险市场格外热闹,一方面是有望凭借高速增长的保费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却又出现各种“花边”,为这个具有巨大资产规模的市场添上不少谈资。为此,记者特别梳理了今年保险业内的多桩热点发现、险资举牌、健康险、香港保险、互联网保险等,仍然是2016保险市场上不容忽视的热门词汇。

T060726004_b

 

事件一:险资“炒股”遭约谈

保险资金今年显得异常活跃,不断挑战监管底线,甚至引发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通激烈言辞,震惊整个业界。从旷日持久的“宝万之争”再到某人寿“买而不举”,“野蛮人”几乎吸引今年下半年保险市场的目光。事实上,考虑到稳定性和流动性,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但个别保险资金“快进快出”通过概念炒高股票获利,遭到监管层约谈整改也就成为必然了。

4-161222093U95a

此外,作为险资举牌资金的主要来源,万能险在监管层雷厉风行的严监与喊话之后,其增速预计将大幅减缓。“尤其是主打万能险业务的中小保险公司会受到较大影响。”国信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陈福分析,明年保险行业将加速回归保障,长期期缴业务或将成为核心竞争点。

事件二:健康险保费收入激增

健康险从未像今年这么火过。数据显示,国内健康险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到86.8%,按这一速度预测,全年其保费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规模几乎可以与车险规模持平,而车险今年以来的增速已不到10%。按此趋势来看,健康险或将在明年成为保险行业中爆发最强的险种。

780

 

记者了解到,目前互联网重疾险最受保民追捧。“互联网保民目前已经超过4亿,以80、90后为主力军,具有年轻、活跃等特点。其中有孩子的家庭投保意愿更强。”富德生命人寿资深精算师表示,这批人群普遍正处于成家立业阶段,除购买适当的意外险外,重疾险成为这批人群配置险种的优先选择。

因此,不少内地保险公司开始借鉴香港保险重疾险的设计理念,通过“轻症设计”来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新华保险、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保险公司都根据这一思路推出了相关险种。有保险业人士表示,这一趋势有望实现“大病早治”,减低消费者患重疾的可能。

事件三:香港保险“高烧”仍未退

今年以来香港保险持续走红,仅2016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就达到301亿港元,接近2015年全年的316亿港元。尽管监管部门先后多次祭出风险提示、禁止在香港刷银联卡买寿险等招数,但依然难以阻挡人们对香港保险的跟风式热情。

“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中国式的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有行业人士评价称,香港保险火热是对国民消费心态的反讽,但也是对740万国内保险从业人员的一种鞭策。

20e56f3ffe974bf4989be2d5a1e8bf6d

事实上,与内地保险相比,香港保险确实存在着保障范围较广和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它是否适合每个人?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它始终存在着法律上与内地的原则性差异及汇率风险等,更有部分从业人员夸大其投资收益、隐瞒投资风险等,消费者亟需重视。

“购买香港保险需要谨慎,要从自身需求出发。”上述人士提醒内地消费者,香港保险并非人人适合,需要考虑自身保费投入等方面来进行价值判定,切忌盲目跟风购买。

事件四:互联网保险保民已超过3.3亿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火山爆发,风口之上,融资火热,估值高调,但其破冰的速度却没有预期那么迅猛。

“与市场前景和融资火热程度相比,互联网保险的实际发展速度亦步亦趋。”业内分析,原因在于政策收缩与传统保险行业弊病仍然较多,多数互联网保险玩家们难免沦为了传统保险的销售渠道,创新有限。

res07_attpic_brief

不过,至少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已经深入了保民心中。在蚂蚁金服保险和CBNData联合在今年年中发布的首份互联网保民报告中显示,截至今年3月,被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3.3亿,同比增长42.5%,互联网保民人数已经是股民人数的3倍,基民的1.5倍。

有观点认为,未来保险科技将成为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核心引擎”。记者了解到,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持牌者众安保险于今年成立了众安科技,旨在用科技改造传统保险,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众安积淀了区别于以往金融公司的科技能力,并希望向生态圈输出这种能力,为新生代人群提供贯穿生命各阶段的综合性服务。”众安保险CEO陈劲表示。

事件五:消费保险刷出全球新纪录

2016年是消费保险的爆发之年,这个全球保险业的新品类从几年前的退货运费险开始萌芽,今年发展成了30多个险种。“双11”当日,仅在淘宝天猫平台,就创造了单日6亿保单的世界纪录,成为全球保单量最大的险种。根据蚂蚁金服数据显示,消费保险为保险行业创造了近1亿新保民。

res01_attpic_brief

这也使消费保险被认为是保险真正切入消费刚需的开始。记者从蚂蚁保险平台了解到,在“双11”消费洪流中,消费保险为平台商品的资质、质量、价格、物流和售后等各个环节提供了保障,服务了400万小微商家与3亿多消费者。

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认为,传统保险的功能正在被突破。“一方面保险切入消费场景,提升互联网消费活力,用户需求敢于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蓬勃生长的互联网消费又反过来激发更多的保险需求,带来了巨大增量。”

事件六:相互保险社国内“破冰”

今年6月,中国保险行业进入了几位新面孔——保监会正式批筹了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汇友建工相互保险社3家国内首批相互保险社。保监会方面对此,表示,信美等3家相互保险社获准筹建标志着相互保险这一国际传统、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即将在我国开启新一轮实践探索。

CgqKkVdrOo6AXMWjAAAdTYzRZm8371

据了解,相互保险以性价比著称,讲究会员利益而非股东收益,符合“保险姓保”初心,可对现有保险市场主体形成补充。在“正规军”获批的同时,保监会也对市场上的伪相互保险——网络互助平台进行了连番整治和规范。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相互保险能否化身“鲶鱼”激活整个保险市场,十分值得业界期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保监会一口气批筹了超过15家保险公司,凸显出社会资本已将保险牌照视为资本运作(投融资)的低门槛通道,纷纷抢滩市场,目前仍有约200家公司排队静候新牌照

见习编辑 小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