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一段某市运用无人机隔空喊话一位“不听话”老奶奶的视频广为流传,让普通消费者发现,无人机的作用不止是航拍。“外挂”一个喇叭,无人机“空中喊话”被全国各地用于疫情宣传;加上红外线热成像感应设备,无人机可用于监测体温;用无人机运输抗疫物资,能快速完成定点投放……疫情之下,专业级无人机应用迅速在各防疫场景落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疆创新、一电、科比特、天鹰兄弟等深圳多家无人机企业均已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在巡逻疏导、防疫宣传、物资投递、喷洒消毒等场景发挥所长。相关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次疫情充分展示出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中的潜力。借助“新基建”风口,无人机行业也将持续打开市场。
替代人力冲在抗疫第一线
图:大疆无人机在龙岗工业园进行消杀
今年,大疆农业员工自发成立防疫志愿服务队,在政府的调度下,义务协助深圳各街道等场所进行防疫消杀。在2月初龙岗某工业园防疫消杀作业中,大疆出动了植保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等多款产品。大疆方面向记者称,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杀,无人机防疫减少了人力,避免交叉感染;立体喷洒消毒药液,空间范围更大,防疫消杀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此外,大疆紧急开发出更为精准的无人机测温应急方案, 将无人机体温测量精度提升到±0.5,协助前线防疫人员轻松部署无接触体温测量工作。
图:科比特无人机在莲花山巡逻
随着近期一些市民陆续走出家门,深圳莲花山公园就用上了无人机进行园区巡逻监控。据产品提供方科比特航空介绍,无人机不仅可以实时监控园区游客的情况,还有利于园区的精细化管理,例如观察巡检人员的工作状态,晚上通过红外热成像监控园区是否有外来人员逗留或流浪汉过夜等。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致辉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科比特航空近200人的外部作业团队全部出动,近100台设备在七个省十多个城市同步作业,助力战疫。
一电科技方面称,无人机已经开始替代人力冲在了抗疫第一线。除了防疫宣传、安全普查、防疫消杀,无人机用于空中运输,增加了医疗物资运输的快速与便利性,对乡镇及偏远地区,通过无人机挂载吊舱,将医疗物资进行空中运输和投放。
复工复产的“新思路”
实际上,近年来无人机产业从军用领域延伸到了民用领域,已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民用无人机中的消费级无人机多用于航拍,专业级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安防、物流等领域已有成熟的应用。此次疫情,充分展示出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中的潜力。
3月19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朝冠村村民遥控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作业。新华社发(郝群英摄)
近期,全国各地开始组织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无人机依托非接触、高机动性、模块化功能扩展等优势,也为疫情期间作业带来新的思路。据大疆方面介绍,近日石家庄环保部门成立作业小组,利用大疆无人机搭载超细网格大气移动监测系统,高效监测与采样,并实时形成监测报告;四川国网雷波县供电公司启用无人机助阵输电运检工作,对山麓间主网线路开展巡检工作;浙江温州永嘉县启用大疆行业应用无人机,多条主干线路进行空中特巡。
复工复产之际,也是春耕之时。大疆农业近日正式启动2020年示范田项目。在四川,深圳农业无人机企业天鹰兄弟出动植保无人机,对宜宾市某区6万亩油菜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业内人士称,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趋于饱和,专业级无人机市场未来将有长足的发展。
抢占“新基建”窗口期
被称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专业级(工业级)无人机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无人机企业360家,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交易规模突破400亿元。天眼查专业版昨日数据显示,经营范围含“无人机”的企业共40816家,其中深圳3243家。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新基建”窗口期,无人机如何持续打开市场?
卢致辉认为,“新基建”的重点是大数据和信息化,工业无人机是大范围数据采集的高性价比方案。未来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有大规模数据化,智能化的需求。无人机以空中移动巡检为切入口,可加入智慧城市的数据化,降低智慧城市的成本。
他同时称,5G应用今年将会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带来很多的机遇和挑战。5G最大好处是大宽带与低延时。以交通城管应用为例,4G无人机只能实时回传普通视频,且有轻微的延迟。而5G无人机不仅能回传全景广角高清图像和视频,还能有效降低延迟,帮助交管部门更加准确地分析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情况。除了5G之外,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也正与无人机技术相互融合。在即将到来的“无人机+5G”时代,设备的监视和管理、航线的规划都将成为现实。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