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资必读|道指周三大跌近1500点,美股进入技术性熊市

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20-03-12 07:57
摘要

投资者普遍预计长达11年的美股牛市即将结束

周三,欧股冲高回落,美股遭重挫,道指跌近1500点,进入技术性熊市,标普跌4.89%,纳指跌4.70%;波音跌超18%;美油跌4.02%,布油跌3.84%。

道指收盘暴跌1464.94点,或5.86%,报23553.22点;纳指跌392.20点,或4.70%,报7952.05点;标普500指数跌140.85点,或4.89%,报2741.38点。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率指数(VIX)大涨14%,报53.90点。该指数的长期历史平均值约为19点。

美股延续了近来的暴跌局面,尾盘时三大股指曾悉数跌入熊市。所谓熊市,指的是股指从近期高点下跌20%以上。投资者普遍预计长达11年的美股牛市即将结束。高盛表示:“我们相信标普500指数的牛市将会很快结束,预计标普500指数今年年中的目标点位是2450点,较昨日收盘价低15%,较上一高点低28%。”

CMC UK首席市场分析师Michael Hewson表示:“美国期货市场对今天早间欧洲股市的反弹做出了反应。但美股仍然走低,因为人们对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冠状病毒疫情的意愿产生了怀疑。”

周三亚洲股市走低,其中澳大利亚XJO指数和韩国股市跌幅超过3%,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近2%。欧股三大股指全线收低,德国DAX指数跌0.37%,法国CAC40指数跌0.5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在美股大跌之际,加拿大股指一度大跌10%,本周第二次触发熔断。巴西基准股指也跌10%,触发本周第二次熔断。本周稍早,美股也曾因为超跌而触发过熔断机制。多伦多股指收盘下跌688.00点,或4.60%,报14,270.09点。加拿大基准股指较高位跌去20%,进入技术性熊市。巴西BOVESPA指数收跌8.5%,今年至今累跌27%。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1.38美元,跌幅为4%,报收于每桶32.98美元。5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3美元,跌幅为3.8%,收于每桶35.79美元。

3月12日重要财经新闻:

1、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专家表示,2月金融系统加大疫情防控支持力度,金融供给有所提升。下阶段,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应通过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同志11日就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创新,提升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3、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施注册制后,审核注册效率大幅提升。从提交申请至注册完成,上交所的首单“注册制”公司债用时仅8个工作日。

4、截至3月10日,在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发行支持疫情防控债券236只、2095亿元,用于防护及医疗物资采购生产及运输、防疫基础设施及医院施工建设、民生保障、物价稳定等疫情防控领域。

5、步入年报披露季,社保基金、保险、QFII等长线资金的持仓情况也渐次浮现。截至3月11日,共有79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更青睐平安银行,持股数量最多,险资则大手笔增持中兴通讯。

6、权益基金今年以来频现“高光时刻”。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今年已成立191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3858.78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有38只、79只,募集规模分别为821.89亿元、2023.08亿元,占全部基金比例分别达21.3%、52.43%。若算上昨日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的易方达和东证资管两只新基金的百亿级别增量,今年权益基金总募集规模已逼近3000亿元大关。

7、3010.03点,3月11日沪指盘中最高冲上3000点后,最终报收于2968.52点。这是该指数自2月20日至今的15个交易日里,第五次冲过3000点后的回落。

8、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以来,截至3月11日,按照预案公告日显示,共有88家公司新发定增预案(不含修订),拟募集资金金额(上限)约1398亿元,其中包括创业板44家,占比50%。而去年同期只有30家公司新发定增预案。值得关注的是,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中,上市公司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的占比显著提高达80%。

9、3月11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一日双审”,而这距离上市委上一次会议已经超过了50天。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上述两次上市委审议会议采取现场+视频的“云审核”方式举行。

10、目前,跨国品牌正在加快抢占在电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奔驰、奥迪首款纯电动车在去年已上市。北京现代日前也发布其首款纯电动汽车菲斯塔纯电动版本。业内人士指出,自主品牌突破困境既要提升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又要扩大市场规模,实现销售价格逐步与用户需求接轨。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