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面
1、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部署今后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规划”明确了五大方向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加快创新药审批以及发展健康产业等。
2、从严监管已是市场各方的共识。今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手问询函,一手重组说明会,牢牢地把握住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高送转”等监管关键环节。这种“左右开弓”的新监管模式,起到了正本清源、驱散迷雾的效果。
3、证监会表示,目前有沪伦通的议题,可行性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要继续推进;与法国、德国的资本市场,也有很多共同发展的议题可以推进。
4、央企混改再下一城。中国石油官网21日消息,中国石油近日通过《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将尽快下发实施落实。有消息称,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等在内的第一批混改试点央企的混改方案,预计将在近期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
5、《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未来将新增投资2.5万亿元。这一《规划》可谓影响深远,不仅是因为它将牵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更为关键的是,它的启动及执行,关系到我国至2020年,能否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
二、中观面
1、京沪穗网约车细则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制定和征求意见,于昨日正式发布并实施。网约车平台纷纷就三地细则较征求意见稿的调整给予积极评价,并表态将努力调整合规。
2、‘借壳案锐减,买壳者蜂拥。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A股壳交易出现截然背离的一幕:一方面,年内新出炉的借壳方案仅19例,较2015年的48例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一群杠杆买家挟资本之力四处囤壳,使年内宣布易主的上市公司数超过50家。
3、近日,金融市场被一股紧张情绪笼罩,一些虚假信息、夸大描述和不负责任的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重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先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在资金面持续偏紧的情况出现下跌,类似“债市惊魂”的描述引发市场对流动性风险的担忧。
4、民营银行再度“开闸”,这次涉及的上市公司更多了。21日晚间,苏宁云商公告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江苏苏宁银行股份公司;而碧水源、光线传媒、用友网络等11家A股上市公司同日也齐发公告,称筹建的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公司已获得银监会的批复。
5、日前,大数据发展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资本也敏锐追逐着高增长市场。大数据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投资界持续看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未来,这种趋势明显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有184家企业获得投融资。
三、微观面
1、三度延期回复重组问询函的鑫科材料,在12月21日宣布终止收购美国影视公司Midnight Investments L.P.80%股权的同时,却又公告拟收购H股主板公司天马影视29.9%股权,且公司将改名为“安徽沃尔太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由此遭到监管问询。
2、TCL集团与深纺织A二度“联姻”失败,华星光电分拆上市止步估值分歧。
见习编辑 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