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繁重而艰巨的抗疫任务时刻考验着身处基层一线的每一个执法人员。疫情发生后,龙岗区吉华街道执法队的队员们没有退缩、没有怨言,毅然“逆行”在抗疫一线,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一支执法铁军的“硬核”抗疫记。
守最长的夜,站最晚的岗
年后,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加快,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也进入相持阶段。为严防疫情输入性风险,龙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调整防守策略,将阻击阵地从市际道路转移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吉华街道也从如意路和清林路的检疫点撤离,转战防守水官高速布龙收费站。
日均车流量3万台以上,高峰期达6、7万台,需同时开通8条车道疏导交通,检测量占全区近五分之一,在龙岗区18个防疫检查点中最大……
作为外来车辆进入深圳中心城区的重要门户之一,水官高速布龙收费站车流汹涌,任务艰巨。这场24小时坚守、逢车必检、逢人必测的硬仗,亟需兵源。
吉华街道党工委着眼大局、研判战情,坚持党建引领,主动作为担当,迅速从街道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赶赴新阵地,确保一线防疫力量。
“我们的队员都是男性,年轻也有精力,晚上值班我们承包了”。公安出身的执法队队长钟旭标,秉承纪律部队的优良作风,带领12名执法队员、42名市容巡查员主动挺身而出,驻点在布龙收费站。
每日凌晨1点到清晨7点,检查通行车辆、查验行程轨迹、测量司乘人员体温、详细登记在册……他们,成了卡口最美“守夜人”。
铁打的营盘,固守的兵
春节后如潮水般的人流车流,给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鹏城重新带来活力,却也为城市平安运行增添了巨大压力。为全力以赴打好这场严防死守的全城阻击战,筑牢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防线”,执法队温志达、傅梅荣两位中队长身先士卒,用过硬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扛起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为城市的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壁垒。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温志达、傅梅荣却俨然是卡口的固定驻军,他们在清林路和水官高速口检查点昼夜执勤抗疫,连续一月余。大家劝他们换换班,歇口气,他们却说:“严学雄同志从卡点设立起就固守在这里,担任防疫卡点的总指挥,每天每次轮岗,他都要操起大喇叭,为‘新兵’进行岗前培训,累得嗓子都哑了,还在吃药坚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拼呢?”
傅梅荣从抗疫以来始终奋战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先是带领城管队员不漏一处、不漏一店地开展市容巡查、活禽野生动物查处;在得知街道市际道路联防联控检查点人手不足时,又主动请缨,奔赴“前线”,转身成为深圳东大门的“守护者”。他每天深入一线,在不同的“战场”上履行着相同的使命,市容巡查有他、交通管制点值勤有他、防疫物资调配也有他……“我就是抗疫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火线入党,疫情淬炼下的赤诚心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老共产党员奋勇当先,积极分子踊跃报名……吉华街道全体公职人员轮班轮岗,为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鏖战沙场。模范带头的党员们、检查点现场飘扬的党旗,给检查点的执法队员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激发更多人萌生了入党的念头。
“今天,我怀着无比诚挚的心情在抗疫一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就在我们国家承受危难的时刻,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抗疫一线工作。”这是温志达写在入党申请书中的真挚话语。在连续抗疫的某一个凌晨,他坐在执勤休息区写下这封特殊的申请书并提交给清林路临时党支部。“这一刻,我的入党意愿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迫切,申请入党,向党员看齐,用实际行动接受党的考验,打好这场战疫。”
在党员们无私奉献的感染下,执法队员张欣康也从最初的恐惧、忐忑到现在的勇往直前,他在入党申请书上郑重的写道“在检查点工作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共产党员冲在一线的身影,那是英雄的身影,这让我的内心非常触动,我也将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在抗疫的前线奋斗……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党组织可以接受我,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抗疫前线的“百变巾帼”
超强执行力的“CEO”――陈瑜,执法队党员干部里唯一的女同志,在得到街道新设健康驿站人手不足时,便主动请缨领命。面对驿站人员(酒店仅有前台和保安各1名)、物资都极度紧缺的状态,陈瑜紧急分工、调度人员、调配物资,从一位执法人员摇身变成健康驿站“CEO”。得益于她的正确指挥,这支仅有4名工作人员的团队爆发着超强战斗力,第二天便接纳了近80名返深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除了统筹协调健康驿站的一切大小事务之外,陈瑜还严格督促入住人员遵守《健康驿站住宿制度》,监督入住人员不串门、不外出。安抚哭闹的孩童、劝解想出门的群众、解决各种生活需求……这些就是“宿管阿姨”陈瑜的日常。
连续忙碌在一线抗疫,为了减少感染风险,陈瑜一直没有回家。“妈妈,你怎么那么多天没回家啊?我好想你呀!”稚嫩的童声透过手机视频“质问”着陈瑜。她眼眶一红,只能说“妈妈也想你啊,妈妈没回家是因为妈妈在打怪兽呢,一只叫做‘新冠肺炎’的大怪兽。”
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入党誓词、工作要求映在水官高速布龙收费站临时党支部的墙上,格外醒目。在这里,执法队员们是抗疫先锋,在家里他们是儿子、是丈夫、也是父亲,但他们心里清楚:国是家的家,有国才有家!战“疫”既响,他们必须上阵,参与这场人民的战“疫”,以勇毅书写着国的家。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