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7、9、11号线今年先后建成通车,全市形成8条线路组成、总里程285公里的轨道网,规模位居国内第三位。12月20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参加广电集团“民心桥”栏目时透露,全市轨道交通网单日最高客流达465万人次,地铁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分担率由去年的不到30%提升至41%。除了在建的近150公里地铁线路外,明年我市将启动地铁四期建设,预计首批5条新线陆续开工,包括地铁12、13、14、16号线和6号线支线。
三条新线最短行车间隔压缩到5分钟
今年地铁三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陆续建成通车,福田经机场至碧头的11号线率先于6月底开通,联通南山、福田和罗湖的地铁7、9号线则提前两月于10月底开通。这三条线路建成后,全市已经有8条地铁开通,轨道网络总里程达到285公里,共有199座车站。肖民表示,地铁集团负责其中7条线路的运营,运营员工队伍已达14000余人,至今安全运营4375天,年客运量10亿人次。
据介绍,全市8条线路单日客运量最高达到465万人次,地铁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分担率由去年的不到30%提升至41%。为了提高乘车舒适度,深圳地铁不断压缩各线行车间隔,今年全年已累计压缩行车间隔11次。目前,1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2分35秒,3号线高峰行车间隔2分30秒,2号线和5号线早高峰行车间隔3分30秒。三条新线的运营时间也不断压缩,7、9、11号线最短行车间隔为5分钟,年底还将进一步调整优化。
地铁四期首批线路明年开工建设
在地铁新线开通试运营的同时,深圳还加快了轨道三期其他线路的建设。去年全市新开工线路里程达到104 公里,包括地铁8号线等市民关注的线路。今年陆续又开工了约44公里新线,包括地铁3号线东延、4号线北延等。肖民表示,地铁三期在建线路总共有11条,其中地铁集团负责10条线路建设,预计将在2020年全部建成,届时全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33 公里。
此外,我市还调整优化了轨道交通网总规划以及地铁四期规划,为了推进城市一体化、支撑重点片区发展、解决局部交通瓶颈,预计2025年我市轨网规模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而地铁四期规划也已经上报国家相关部位待批复,其中第一批项目规划建设5条线路,总投资约2304亿,结合建设规划批复情况,有望于2017年陆续开工。
深圳地铁集团建设总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地铁四期最先开工的线路包括地铁12、13、14、16号线以及6号线支线工程。其中,东部两条线路,包括14号线(岗厦北至坑梓)和16号线(大运至坪山田心);西部两条线路,12号线(左炮台至海上田园),13号线(深圳湾口岸至上屋北);中部则有一条,6号线支线(荔林站-黄江南,接东莞R1线)。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