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平日里就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又成了最美的“白衣战士”。在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的女性医务人员始终坚守“疫”线,舍小家顾大家,用汗水与心血守护着大鹏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披上白卦,“公主”变“战士
徐杰是家里3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尽管是姐姐,却被父母和两位弟弟宠成了“公主”。
可一旦她穿上白大褂,她又成了最勇敢的“战士”。
在葵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总能看到全副武装的徐杰。“阿姨,您咳得厉害吗?还有其他症状吗?”“请问您最近去过什么地方?”疫情防控期间,徐杰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这样的问题。发热患者中部分是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的,还有部分是出现呼吸道症状后,由于恐慌前来筛查的,徐杰都会逐一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详细检查,完善血常规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初筛。
徐杰是一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内科医生。防疫号角吹响,医院发热门诊急需支援,徐杰第一时间从家里赶回,主动请缨加入发热门诊工作线。“家人都很支持我!”徐杰说,家人还会为她能在关键时刻奋战一线而感到自豪,但心里仍是很牵挂,叮嘱她必须每天一通视频通话。
“很多患者都会问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每一个都必须详细解释一遍。”徐杰说,特殊时期,发热患者难免焦虑,更需要耐心疏导,解释病情,但当检查结果提示“暂不考虑新冠肺炎”时,看到患者的焦虑得到缓解,徐杰甚至比他们更高兴。
一位跑长途运输的司机曾在湖南株洲停留,回深后自觉不适,便前来发热门诊就诊。经筛查未见异常,这位司机紧绷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他对徐杰说:“你们每天接触发热病人,那么危险,太不容易了!”
冲锋一线,还忘不了给桌子抹灰
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王雷,却是一位纤纤弱质的女子。
王雷是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防保科医务人员,疫情来袭,仅有2名工作人员的防保科必须连轴转。他们既要参与医学观察区的布局及流程制定,也要承担发热门诊消毒物品及疫情相关报表的审核上报,每日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来回穿梭,收集留观患者的信息、门诊日志、血常规、CT报告等资料,及时与新区公卫中心对接,并配合新区公卫中心对留观患者开展流调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中数据的准确是决定性因素,每个数字的增减都代表着防疫现状的变化。每份报表的背后都凝聚着王雷的心血和她谨慎负责的工作态度。
王雷做报表,调查再调查,审核再审核,确认再确认,遇到不明确、有争议的,还要反复确认。“这种时刻,每个医生都应该挺身而出,防保科医务人员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最前哨,只有我们不放松警惕,不出错,才能保障大家的健康。”
王雷的丈夫也在防疫一线工作,这段时间家务事基本都顾不上,家里的桌子都蒙上了一层灰,也没时间抹,这让有点小洁癖的王雷有点小焦虑,她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少点半夜给人打电话,然后好好的把家里收拾一下,睡个好觉,迎接美好的新一天。”
放弃年假,回医院当起了护理“大管家”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团聚的日子,南澳人民医院护士长陈梅玲也在忙碌了一年后打算休个年休假,回老家好好陪伴亲人。
作为深圳市唯一的康复专科公立医院,为了上百名住院康复患者的安全,南澳人民医院提前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员到岗。陈梅玲也立即放弃了年假,回到医院在发热门诊一线值守。护士长是医院科室护理工作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护士长的作用更为明显,“24小时在线”是陈梅玲的防疫宣言,“值班时间我和大家一起坚守,其它时间有事随时电话联系我。”
陈梅玲事无巨细地安排着发热门诊、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各区域物品的合理配置、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都离不开她的统筹安排下。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叮嘱发热门诊和急诊科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个人防护,决不能松懈,“口罩要按要求正确佩戴,多通风、勤消毒……”陈梅玲每日都会带着发热门诊护士们对高频接触物品、救护车上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和清洁,并做好记录。
陈梅玲与丈夫堪称“最忙碌夫妻档”,丈夫在派出所工作,她在医院工作,都需要“随叫随到”。从放寒假到现在,他们的孩子还只能送回老家让父母帮着照顾。“现在每天孩子要上网课了,只能由老人盯着,我们只能‘云辅导’一下。”陈梅玲说着自己的无奈,她希望疫情结束后,赶紧把孩子接回深圳,一家人齐齐整整吃顿饭、散个步,看看美丽大鹏的山海风景。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