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因为疫情
今年的妇女节
显得与以往有些不同
在这全民抗疫的日子里
在战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涌现出无数的“巾帼英雄”
她们逆行而上
奋战在一线
她们向所有人展示
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在此
发布君祝所有女性朋友
节日快乐!
驰援湖北 最美逆行
↑第四批中医医疗队25名队员中,医生8名,护士17名
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
少不了“她”的身影
截至2月24日
深圳陆续派出77名医护人员
奔赴湖北武汉和荆州抗疫一线
77名医护人员中
女医护人员不在少数
“她”是勇敢无畏的战疫先锋!
前线就是战场
开战便是决战
在武汉和监利的医院里
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2月22日,深圳市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队员、
三位90后女孩(黄金、陈文静、王雅婷)首发上阵
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工作
↑深圳市第二批支援荆州医疗队王雅婷“全副武装”比出胜利的姿势
在医院里
防具是女医护人员最重要的“盔甲”
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面屏
......
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佩戴
每次穿脱需要40分钟以上
“显得很沉重,会觉得胸闷、喘不过气来”
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玲这样描述道
↑深圳医疗队护士张佳佳下班后手臂满是勒痕
因为穿脱花费时间长
在分秒必争的战疫前线
医护人员只能尽量憋着
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她们没有任何怨言
因为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便是她们最高的使命
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
女子能顶“半边天”!
↑深圳医疗队员曹慧敏出舱后脸上留下各种压痕
在患者面前
她们是英姿飒爽的战士
可每当出舱卸下防护服
脸上的各种压痕清晰可见
却又让人心疼不已
摘下口罩的你们,最美!
↑雷神山医院,深圳医疗队的中医疗法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好转
在战疫一线
虽然艰苦而紧张
但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3月5日
深圳医疗队中医队队长刘禹翔收到一条短信
信息说,“我是23床的病患老王(化名)
转院进入雷神山医院六病区的7天治疗
改变了我的命运、人生
你们让我看到希望,感谢你们
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信息共278个字
没有标点符号
是一位77岁老人
躺在病床上
耗费一个半小时编写所成
简单的话语蕴含真情
感人至深!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医师刘禹翔
提到接下来的计划
刘禹翔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我们会是留到最后的一批医护人员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千里驰援
她们是最美逆行者
逆行而上
她们用行动诉说:
危难关头
百折不挠!
坚守阵地,争分夺秒
疫情暴发
战场不只是湖北
除了千里驰援
深圳还有更多女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打响了“阵地保卫战”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在这场“阵地保卫战”中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为全市集中收治医院
是深圳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
也是“娘子军”们抛洒汗水的地方
在这里
她们与时间赛跑
同疫魔抗争
在三院
疑似病例的观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花二十分钟穿好防护服后
深三院骨一科护士长宋丽霞
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除了要挨个检查患者的病情,
她还要和每位疑似病人“做朋友”
充当他们的“知心大姐”
为他们加油打气
防护服的防护能力虽然很好
但弹性却很差
一天连轴转下来
雾气弥漫了双眼
几乎全身湿透
市三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
刚送走广东首批痊愈出院的2名确诊患者
转过身便继续投入战斗
大年三十那天
电话不停响起让她根本没空停下
忙完之后,袁静吃着变凉的水饺
才恍然记起:今天是除夕
同时间赛跑的她们
却忘记了自己的时间
↑温敏长时间戴防护手套的手
疫情就是命令
“巾帼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
第一时间奔赴前线
大年三十
深三院护理部副主任温敏刚忙完
时间已然晚上9点
三十晚上吃完饭
温敏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之后,她再也没回过家
平时生活中
撑起“半边天”的巾帼英雄们
同样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坚强身影背后也有家庭的牵挂
↑↑↑
说到自己很少陪伴的两个孩子
深三院胃肠外科护士袁晓珊
突然两眼一红
眼泪止不住地掉......
↑↑↑
柳泽琴是南方医科大学
深圳医院门诊部的一名护士
在值班隔离的日子里
全家人每天晚上都在等她的微信视频
因为只有那个时候
孩子们才能在手机上见到妈妈
听到妈妈的声音
↑↑↑
深三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
陪女儿旅行的第二天
便独自乘坐飞机回国了
“这次旅行拖了两年
我说我一定要兑现
结果还是没有信守诺言
责任所系
这是我应该做的”
——袁静说
巾帼力量,彰显担当
社区是抗疫的大后方
也是战疫的“硬骨头”
任务重且纷繁复杂
人手缺且不能及时补充
但广大的妇女工作者没有后退
而是展现出不让须眉的豪气与担当
↑社区民警陈霞(左)
在战疫力量中
有这么一只特殊的抗疫队伍
那便是社区女民警
她们身着警服
更加凸显巾帼的英姿飒爽
随着疫情的发展
陈霞由春节安保“无缝”切换到疫情防控
连日来,她始终坚持在一线
不论何时
但凡涉及到核查信息或者督查居家隔离等工作
她总是说:“我之前处理过,让我来吧”
随后就带上装备,奔赴前线
而她的“武装”
仅仅是一只薄薄的口罩
↑罗湖区东门街道螺岭社区党委书记骆艺
“面对社区严峻的防疫工作形势,
我一分钟都不敢松懈”
自从大年三十开始
罗湖区东门街道螺岭社区党委书记骆艺
始终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
24小时随时待命
没有休息过一天
累计排查2万多人次
带队实施核酸检测133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
是一个社区工作人员无数次的奔走与守候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乐社区义工吴丽
在社区工作中
有一抹抹红色格外亮眼
她们便是“红马甲”志愿者
在疫情面前
她们变身成为“抗疫战士”
踊跃奋战在一线
↑下横岗巾帼志愿者纪庆凤
疫情期间
志愿者季庆凤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岗
对每天进出的老熟人都不厌其烦的叮嘱:
“现在疫情严重
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减少外出”
↑深圳三院志愿者
为了保障深圳三院临时仓库运行顺畅
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
深圳三院的员工
实行了志愿者登记
接收捐赠物资并不容易
6个小时只能整理3车物资
科教科员工孙丽珍笑着说
“搬完物资
晚上回到家手都在抖”
而这样的故事
却每天都在临时仓库上演
除了以上
还有很多“半边天”们
为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
↑↑↑
防疫消杀战线上
福城街道市政显眼的“父女兵”
↑↑↑
美团工作人员张晓苗
每天背着20斤喷雾箱
走街串巷为共享单车消毒
在社区围合时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物资紧缺
布新社区党委委员袁慧茹
多方联系工程队
在一夜之间完成社区100%围合
↑↑↑
龙岗区巾帼抗“疫”服务队
龙岗街道分队的队员们在坪地六联检查站
共同守好深圳东大门
这样的故事
每天都在不断上演
......
在这场战疫中
我们看到了女性撑起“半边天”
她们用汗水
构筑了坚固的抗疫防线
“她”的力量令人震撼!
“她”的执着令人钦佩!
“她”的坚守令人动容!
阳春三月
草长莺飞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
让我们向所有坚守岗位的
巾帼英雄致敬!
同时说一声:
妇女节快乐!
今天,整座城市为“她”致敬!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