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2016深圳市青少年节约用水宣传系列活动暨第六届节水创意大赛在深圳市少年图书馆落下帷幕。本次节水盛宴共历时7个月,从5月启动仪式起获得全市近80所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积极响应。来自近40所学校的学生们高举着“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共同庆祝本次保护水资源公益宣传的成功硕果。
本届活“2016年深圳市青少年节约用水宣传系列活动”由团市委、市水务局、市少工委联合开展,通过向全市青少年宣导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建设海绵城市的科学知识,开展了数百场寓教于乐的活动,影响近百万青少年。
青少年共同参与数百场活动
来自全市20多所中小学的100多名节水小记者和市民代表参观了深圳市供水规模最大的水厂、梅林水厂。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了一把“水的净化重塑之旅”。同学们和市民们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了解了自来水的供应与生产,以及从沉淀、净化、消毒以及废水再利用的整个工艺流程,了解深圳缺水的现状及原因,体验原水的来之不易。
深圳市青少年节水宣传系列活动之千人签名活动在深圳湾举行,来自全市50多所中小学的 “节水小标兵”和广大的市民参与。学生和市民们在“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的横幅上郑重签名,鼓励大家节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付诸行动并且现场收集了许多家庭节水方法和城市节水建议。青少年们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发现了以前未意识到浪费水资源的陋习,以后将会提倡身边所有的人要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努力建设海绵城市。
上千副节水作品在银盛大厦会议室展开激烈角逐,来自锦华实验学校一副“我的海绵城市”作品引来一片称赞,干枯的树枝穿插过海豚的身体,游走的海豚面部扭曲,昏黄色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沙砾让人触目惊心。一副副画都是青少年爱水的絮语,水资源紧缺,节水刻不容缓,青少年们用各色画笔倾吐着节水的故事。
来自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及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七所高校的节水志愿者参加了2016深圳“海绵城市”建设青年领袖论坛。
同时,大学生们还深入工厂、社区了解城市水资源利用情况,根据《2016年深圳市“探源之旅”节水实践活动报告书》。根据报告,大部分市民都有一定的节水意识,但在实际生活却不能从小事上做起,不能够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报告显示,大部分人觉得提高节水能力的最好办法是健全节水制度,用一些鼓励措施激励人们节水,其次就是引进或者开发相关技术,从源头上通过环保技术节水,再接着就是开展关于节水的活动,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来提高节水能力。对于减少配额,或者提高水价的方法来提高节水能力不被大部分市民所接受。
评出500多个奖项
第六届深圳市青少年节约用水创意大赛共创造开赛以来三个之最。开展项目类别最多、参与范围最广、评出奖项最多。此次闭幕式对参与节水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据悉,此次评出奖项共五百多个,从全市大批节水创意宣传能手中评选出“节水家庭”、“节水方案”、“最强创意”等多个奖项。活动纵向从学校、家庭到社区实现面的铺陈,“节水优秀红领巾”55名、“优秀指导老师”、“我的海绵城市”,横向以高校青年、家长、老师、学生为主体,实现个体的全覆盖,让节水理念无处不在。
三个新项目让节水多样化
此次节水活动除延续了往期的节水小记者、创意大赛、高校节水调研活动,此外,还新设“节水通讯站”、“节水优秀红领巾”、“青年领袖论坛”三个新项目,节水通讯站以区为站点,联络各区节水小记者、节水红领巾,担负着联络与培训双重职责,是节水活动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新举措。节水优秀红领巾以青少年为讲解主题,在周末深入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向市民讲解节水知识,传播节水理念,充分发挥了青少年自身的主题性;青年领袖论坛链接深圳各大高校青年,通过系列活动和主题辩论,为节水的未来探索出更多科学理念与实践可能。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