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茶山镇170多名“两新”党员回归组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李绰芝 陈永星 文/图
2021-07-27 19:09

企业多、流动人员多,流动党员底数不清、无法纳入组织过上组织生活,一直是东莞市茶山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从去年起,茶山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瞄准党建空白点“对症下药”,成功找到170多名“两新”党员回归到“大家庭”,让他们能过上组织生活,增强了党员对茶山的归属感、责任感,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为城市基层党建增添了力量。

成立企业联合党支部  “隐形党员”纷纷“亮身份”

“我一直都不知道她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在位于东莞市嘉锐硅橡胶制品厂的党员活动室,嘉锐联合党支部书记李贵生正与党员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介绍新近寻找回来的“隐形党员”刘大姐。去年以来,嘉锐联合党支部通过“联合建”的模式,成功地把一批党员“找”回来,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党组织温暖的怀抱。

李贵生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2011年通过蓝山县驻东莞企业联合党委入党,直到去年茶山开展“两新党员大排查”的时候,听说只要有3个党员就可以“联合建”成立一个党支部,于是李贵生就开始“张罗”起这个事情。“我想说把附近几个工厂的党员拉在一起,成立一个党支部,为流动党员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党支部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个战斗堡垒,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大家可以一起互相倾诉,也可以互相帮助。”

经李贵生手下,已经发展了5名共产党员,今年又有2名入党积极分子。“厂里面的一些老党员在影响着我,他们品质都是很优良的,做什么事情和公益活动、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是冲在一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嘉锐联合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邓国信说道。

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  实现“两新”党组织全覆盖

像嘉锐联合党支部这种以“联合建”模式成立的“两新”党组织不是个案,从去年起,茶山就开始创新“两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的方式,把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流动党员都纳入到组织的管理、学习、培训当中,让这些党员能够享受到组织的权益。

茶山镇党建办副主任、“两新”组织党委委员黄治强介绍称,“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一个是在出租屋、企业、小区门禁可视系统等,发布公告和二维码,呼吁‘党员请到这里来’,让党员‘双报到’;第二是由属地村居委会进行登记走访;第三是通过‘1+5+N’驻点联系群众机制,到企业走访。通过这些方法,总共找到了170多名党员。”

为了更好地规范、服务“两新”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促进非公企业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茶山镇出台了“1+4”的“两新”标准化建设方案。同时,创新性地把“两新”组织的书记进行积分制管理、分级分类管理,鼓励各个“两新”组织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出亮点、出创新、出成绩;在茶山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和先锋空间,包括在茶山公园、大型小区建设党群服务站,在一些企业建立党群服务点,以及要求各个“两新”党组织因地制宜地建立先锋空间,织密党群服务的阵地。

茶山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进一步确保“单独建”的党组织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能够真正地服务到党群,同时“联合建”的党组织能够100%地吸纳到身边的、区域内的流动党员。

(原标题《东莞市茶山镇 170多名“两新”党员回归组织》)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李绰芝 陈永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