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她力量”贡献“她智慧”,看这群绽放在战疫一线的“东晓玫瑰”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杜晓丹
2020-03-07 21:08
摘要

2月24日,深圳市人大代表伍雪玲向东晓街道及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60袋米、50瓶蜂蜜等慰问物资,用拳拳爱心助力街道和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临,许多人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奔赴岗位,前往群众需要的地方积极开展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东晓街道有一群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像一朵朵红艳艳的玫瑰绽放在防控一线的战场上,凝聚“她力量”,贡献“她智慧”,共同谱写爱岗敬业的东晓精神。

三位“领头雁”勇担责,带头落实坚守一线

街道副书记杨映玫担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还兼任社区小区组组长。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她迅速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坚持以小区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凝聚各方力量织密小区疫情防控网,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她带头落实,组织领导干部分片包干社区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马不停蹄地入企业、入小区宣传、排查,随时关注各个社区小区的情况,利用微信群及时回复小区居民的各种咨询疑问,关心关爱特殊家庭,稳定居民情绪,推动社区小区从严从实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收到海鹰大厦出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后,街道、社区、社康和物业强化联控,迅速采取多项硬举措筑牢疫情防护网,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街道二级调研员曾照兰要求东晓社区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硬隔离举措,加强疫情防控力量,保证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深入开展。同时加强环卫消杀,对硬隔离人员做好服务工作和心理疏导。小区整体情况平稳,未出现异常或新增感染人员。海鹰大厦居民代表将写着“赤诚对党真本色,防疫为民好口碑”的锦旗送到了社区。

街道副主任陶伟平担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医疗救助)组组长。疫情来临,她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全城紧急采购、收集防控物资。为了抢购口罩、体测枪、护目镜等,她与工作人员一起垫钱应急,个人垫付14万元,为街道迅速开展防控工作赢得了时间和物资保障。面对防控压力,她积极指导各社区开展严密防控,排查疑似病例,组织“三位一体”落实病人救治和上门核酸检测,及时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为医学观察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并对医学观察人员严管与人文关怀并举,受到居民赞誉。提出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的策略、措施、建议,提高预防控制技术。作为街道妇联主席及绿景社区第一书记,她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每天奔走于街道办和社区之间,及时处理防疫一线各种突发事件。

民生事务部,12朵“花儿”样样出色

街道民生事务部包括计生科和民政科,以女同胞居多,共有12朵“花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组主要成员单位,在两位男科长的带领下,12位女同胞服从调配,加班加点,不计得失,在应急物资的储备、运输、采购、发放,各项数据的采集、汇总,下沉社区开展防控等各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

例如邓燕在抗疫工作紧急关头,担负起了购买街道疫情物资的重任。每天不分昼夜地联系供应商,争分夺秒地跑遍各大小药房、医药公司。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垫付了6.4万元物资款,确保了防疫物资及时保障,由于连续奋战十几天身体透支病倒,不得不回家休养。严少力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确保一线同事们的安全。郑兴玉主动申请到街道加班,做好防疫物资的分发及出入库统计工作。黄水容加班加点协助安置从疫区返深人员,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扶救助。杜晓丹放弃远在云南的休假,提前赶回街道投入到抗疫工作第一线,认真负责疫情统计工作,奋战20多个昼夜没有休息。

绿景社区有一群“红色娘子军团”

绿景社区是东晓街道较大的社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一站两居”的社区,管辖33个物业小区,居民2.5万多人,其中疫情发生地籍人数约1000人,防控压力较大。社区党委的三位骨干(党委书记、副书记、副站长)全是女性,第一书记也是女性,她们每天穿着红马甲穿梭在社区防控一线,被大伙笑称“红色娘子军团”,成了东晓街道一大特色。

社区党委书记李静也是社区妇联主席,自春节到现在,认真落实“三位一体”工作,不时到辖区内各个小区开展巡查、指导物业管理处做好防疫防控工作,连续在岗位奋战20多天。在她带领下,副书记王璇、副站长许润秀充分发挥“三位一体”主导作用,担负起“宣传、预防、排查和管控”责任,同时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及网格突击工作。由于工作抓得实、抓得细,涌现了赵辉、梅楠这样的“党员先锋岗”以及卢秀群、陈静芬、李细芳、刘艳芹、赖谷桃、庄宇敏、朱成梅、邓凤荣、谢琪锋、陈丽容、黄佩等一大批表现优秀的网格突击女队员。


社区处处“玫瑰”开,街道机关花开红

疫情发生后,兰花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妇联主席廖小萍年初二就急忙投身到社区第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兰花社区积极创建“健康家园”、“无疫小区”,针对辖区四大农贸批发市场、2万多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场所,与东湖交警中队成立兰花巾帼联防联控交警支援队,用专业系统排查车辆是否有到过、停留疫情发生地,并上门核实车主身体状况。她深入网格,带头上门宣传推进“i深圳”扫码,晚上还要把排查情况整合梳理后才回家。

马山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妇联主席肖惠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担当起社区“三位一体”的责任,经常穿梭在棚改工地与社区之间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安慰滞留工人,通过微信群劝导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松泉社区副站长刁玉萍作为社区网格长,带头排查、上门回访疫情发生地等重点地区返抵深人员信息,积极发动居民完成自主申报,申报率排名街道前列。

草埔东社区妇联主席邓华端联合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一起组成网格突击队,挨家挨户入户宣传督促自主申报。她联合村委民兵严格把守社区各个路口,进出实施认证管理。

独树社区妇联执委邱丽坚组织社区长者们开展线上健康医学讲座,同时开展线上“拒绝野味 从我做起”宣传片征集活动,引导群众坚决不经营、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上娱乐活动,受到长者们的称赞。

东晓社区网格员占慧娟身处哺乳期仍然立即投身抗疫一线,负责东晓街道唯一有两例确诊新冠肺炎案例的海鹰大厦。她每天驻守在大厦门口,不厌其烦地督促小区管理处对每名出入人员进行双向体温检测及完善台账资料,同时一次次为居民取送生活必需品,成了居民贴心的“外卖小妹”。

街道团委书记、妇联执委王云峰牵头组建了16支防疫青年突击队,发动600多名来自街道办事处、区直部门、社区工作站、股份公司和罗湖棚改施工工地两个建设单位的青年人积极投入防疫阻击战,青年志愿者人数在各街道中列在第一位。大年初一深夜值守现场,妥善处置来自疫情发生地发烧父子突发事件。防疫志愿者后勤保障到位,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和典型引领工作。自费购买200多个口罩以及酒精、雨衣等送到拟复工复产企业和志愿者手中。发动志愿者向社康等单位捐赠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价值2万元。

刘静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岗位,积极发动辖区人大代表发挥行业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募集除菌液65桶,口罩1000个等防疫防控急需物资,筹集油、米700份,水果250箱、蜂蜜50罐等物资,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期间,街道党建组织员禤秋玉推动建立9个临时党支部和28支党员先锋队,及时将优秀人才吸纳入党组织中。欧阳启楠驻点IBC水贝珠宝集团和大地花园,督促和协助小区物业进行防疫工作,协助大厦物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街道公共事务中心(统计中心)副主任李晓芬认真做好企业复产复工检查指导,积极为有困难的企业提供帮助,期间共核查、指导企业复工复产800余次,累计支援企业27家、三小门店12家,为176家小型餐饮企业、门店免费提供一次性口罩5280只。

何双双作为东晓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带领大厅团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了行政服务质量。和团队驻点社区卡口为居民测量体温、引导自主填报等,同时向居民发放行政服务便民卡、提供行政服务咨询、指导非接触式办理操作等,充实抗疫力量的同时延伸了行政服务。

梅苑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起草制定《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隔离预案》;统筹街道工作人员在岗安排;协调各部(办、中心)收集、汇总疫情防控信息……连续奋战20余天。

陈剑玲每天为工作人员发放配餐200多人次。为社区“三位一体”等一线人员发放疫情物质每次400多人次。在降温的子夜,紧急调出一批军大衣送至在户外执守的疫情一线人员手中。

魏丽年初一年初二连值两天班后,又投入到疫情工作中,跟领导和同事们处理活禽投诉、协助社区排查。刘倩妤驻守在东晓社区有确诊病例小区,协助管理处、安保人员严格把关进出人员,提醒居民做好防疫保护。

人大代表齐发力,冲锋献爱吐芳华

区人大代表、罗湖妇幼保健医院副院长姜艳华放弃节假日休息,带领、鼓励本院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布防演练、会诊排查,不漏一名需排查患者,定期随访待观察患者,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区人大代表、碧岭华庭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马厚芹带领物业员工牢牢守住小区这道防线,每天都会跟医学观察居民拉家常给他们暖心,并叮嘱他们配合做好体温监测。同时安排专门人员为医学观察住户收寄快递、清理垃圾。

2月24日,深圳市人大代表伍雪玲向东晓街道及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60袋米、50瓶蜂蜜等慰问物资,用拳拳爱心助力街道和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见习编辑 邹远先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杜晓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