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3,舍小家为大家
19643、17173、17659…这些是防疫期间,微信运动记录郑素薇的真实步数。
深圳中院政治部干警 郑素薇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自市委决定从市直属机关抽调干部组成指导服务组下沉街道以来,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她密集走访了福保街道72个小区、工业园区和城中村,多次为居家隔离户送去上级的慰问,深入一线实地查看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无论是电话劝说仍在疫情高危地区的辖区居民暂勿返深,还是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收集社情民意,无论是前往确诊病例的“硬隔离”楼实地检查,还是到三小场所暗访复工情况,街道社区防控前线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28,公正一直在一线
28,是自2月17日-3月2日廖泰琳在湖北老家办理审判案件的结案数量。
福田法院法官廖泰琳
身在疫情严重地区,廖泰琳心系审判职责。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她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网上开庭。她特意向当地法院借来法袍,排除万难,保证顺利开庭。
一位原告代理人说:“没想到在疫情这么严峻的情况下,福田法院能及时安排视频庭审,为法院现代化司法服务点赞。”
503,审判战“疫”双坚守
503,是王霄作为首批运用“深圳移动微法院”(以下简称“微法院”)掌上庭审系统,在战疫期间办理的结案数量。
盐田法院法官王霄
她积极借助移动办公软件和移动电子卷宗系统,实现了团队办案人员“云办公”,将疫情对办案影响降到最低。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心系社区防疫防控,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注册深圳市委组织部“战疫先锋”小程序,积极参加街道社区党(工)委组织的党员志愿者活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参加了盐田区海山街道田东社区防疫工作,圆满完成了社区党委赋予的任务。
599,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在疫情爆发后,张文敏以家在深圳、春节期间无需离深的理由,承担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同时,还在单位尚未征集志愿者前就向部门提出,如有工作需要,自愿申请下社区参与一线防疫工作。
南山法院干警张文敏
559,是她在深入社区开展抗疫工作期间,排查登记的居民入户数字。她还走访了35家复工企业,指导并帮助3个小区制作了《出入证》,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法院干警虽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救死扶伤,但在疫情防控的大后方,亦可发挥好法院干警的光和热,永葆法院人的初心本色。
1,全市基层法院首例判决书电子送达
1,是吴楚楚在在春节复工的第一天,第一次利用“微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个借款合同纠纷案。这也是宝安法院第一次使用“微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
宝安法院法官吴楚楚
1,是她在使用“微法院”后,系统总结了自己的操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利用下班时间编写了一份“使用指南”,并制作了视频操作指引。凭借这套“宝典”,全体法官、助理很轻松地熟练掌握庭审技巧,让网络庭审在全院迅速推广。
1,是她通过网络庭审当庭宣判一起案件后,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完成了全市基层法院首例判决书的电子送达,让当事人再次感受了审判工作的深圳法院效率。
81,超时空战“疫”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为了保证司法为民工作不停步,方永梅提出了两个“不能”:不能让每一位同志掉队,不能让每一位当事人焦急。
自大年初三开始,她始终坚守在审判一线,主动请缨,先行先试,于2020年2月5日,首次成功用微法院在线开庭、调解了两宗案件,为身处异地的四位当事人解决了疫情时期的诉讼难题,成为龙华法院开启“云”庭审的“带头人”。
龙华法院法官方永梅
截至3月2日,龙华法院速裁庭运用深圳移动微法院线上开庭案件数占全院81%,线上开庭的数量列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在她的带领下,速裁庭成为龙华法院推进“云”庭审中坚力量。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