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山后勤“娘子军” 抗疫战场绽芳华

读特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徐怡
2020-03-07 19:56
摘要

后勤是最平凡的岗位,总是在明亮光鲜的背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龙岗区园山街道后勤"娘子军"们用她们满腔的爱与情怀,奔走在"保障一线",全方位的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

后勤是最平凡的岗位,总是在明亮光鲜的背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龙岗区园山街道后勤"娘子军"们用她们满腔的爱与情怀,奔走在"保障一线",全方位的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她们在平凡岗位创造着不凡,散发出耀眼的光和热。

支部领头羊,统筹协调显先锋模范作用

邓岚,园山街道机关第十四支部书记,行政事务中心主任。大年初一,远在江西老家的她,在接到年初二返岗上班的通知后,打了上百通电话,不断协调食材配送供应商务必将街道饭堂所需物资配送到位,要求饭堂等人员全部到岗,保障了提前返岗上班的干部职工都吃上了热饭热菜。面对疫情,她义无反顾放下小家,奔向大家,立即起程返深。

年初二,在街道随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她统筹后勤保障,高速防疫监测点夜间保暖、三餐、饮用水、车辆、司机;办公区保洁、消杀、监测体温;饭堂供应、分段就餐;隔离人员安置点、接收捐赠物资等等。还未好好休息,第二天她又出现在交通检疫卡点,投入到防疫第一线,为过往车辆驾乘人员测量体温。每当接收到爱心企业人士捐赠的物资,她总是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第一时间合理安排发放到各社区部门,为下一步后勤工作做好保障。

在她的带领下,挡在行政事务中心面前的棘手问题逐一击败,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也受到了区、街道负责人的嘉奖。

不辞劳苦,为一线人员树起"防护屏障"

林敏虾,支部组织委员、街道采购办负责人。临近年三十才赶回梅州老家与父母孩子过春节,却没想到年初一就接到提前返岗通知。同为机关单位双职工的两夫妻在春节团圆与抗疫战斗中毅然选择了后者,匆匆辞别了老家的父母孩子,立即返深。她顾不得舟车劳顿,回到办公室了解统计相关数据,第一时间对接区卫健局及相关部门,保证一线高速防疫监测点和社区网格员的应急防疫物资。为第一时间拿到一线工作人员紧缺防护物资,她蹲点区卫健局,只要能拿到物资,一天要跑 5、6 个医院、错过饭点,也毫无怨言。

每次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父母的担忧、女儿的思念,都化成她"冲锋陷阵"的动力。在得知街道设置了临时隔离点的情况下,她立马拨通了区卫健局电话,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沟通申请物资;在街道防护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她积极向辖区爱心企业发出捐物倡议书,发动多方力量,尽自己所能为街道一线人员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防护屏障。为了给一线工作人员发放慰问品,她从采购到分装,忙到腰都直不起,就是为了尽快把温暖送给干部职工。

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员们,她们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也激励更多非党员同志们投入到艰巨的抗疫中去。

如贺爱玲、黄晓雁,周晓桐等人,她们主动靠前,为街道抗疫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贺爱玲几经周折终于返回到深圳,开始忙碌起街道后勤保障物资采购;黄晓雁退掉了回老家探亲的高铁票,即便是扭伤了脚踝也主动返岗加入应急物资保障组,因为她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周晓桐也是主动回归岗位与大家奋战在一起,她被身边的共产党员们争先恐后、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表示要向党员们看齐,同时也坚定了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徐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