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5G超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新技术助力新冠肺炎诊治

读特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陈超群 张景 张子豪
2020-03-07 16:04
摘要

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5G超声设备,增添采集心肺关键标准切面的导航以及关键参数的自动测量等功能,辅助医生对重症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和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根据重症病人的迫切临床需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袁克虹老师团队与深圳华声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5G超声设备,增添采集心肺关键标准切面的导航以及关键参数的自动测量等功能,辅助医生对重症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和治疗。

该技术于2月3日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沈阳第六医院)开始投入使用

新冠肺炎常规通过病史、CT等进行病情评估,但到了病房特别是重症病房,病人出不去,CT进不来,医生们都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听诊受限,触诊叩诊都不可靠,怎样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床旁超声就是首选。在重症病房应用超声除上述不便外,通常还需要评估重症患者的心脏等多器官,然而操作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超声医生,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超声是医生“眼睛”的作用?智能导航辅助采集标准超声切面影像数据、自动精准计算切面数据参数信息以及远程超声专家实时指导就是关键。

2月8日武汉协和西院ICU病房的医生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做身体扫查

袁克虹老师与深圳华声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月中旬组成研发团队,在已有合作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超声的迫切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半个月就获得了较好的成果。该技术从2月初开始在武汉协和西院等多家医院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医生对重症患者进行疾病的动态评估和治疗指导。目前该技术正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开展进一步研究,将完善和改进现有功能,优化远程诊断流程,实现超声为医生治疗重症患者提供更智能、更可靠、更专业的帮助。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陈超群 张景 张子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