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助全国多省市智能化防疫

读特记者 马璇 通讯员 王若琳 文/图
2020-03-05 20:58
摘要

大数据+AI智能体温预警+人脸识别,深圳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助全国多省市智能化防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高校大数据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责无旁贷,挺身迎战。实验室和成员单位中兴飞流加班加点,通过疫情大数据和AI智能体温预警服务疫情防控和治理,为取得战“疫”的凯旋贡献力量,目前已协助湖北、山东、山西、辽宁、广东、重庆、江苏等多地智能化防疫。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紧张局势,为帮助决策者更快地了解疫情态势,更好地实现精准施策,实验室及其成员单位中兴飞流联合中国电信与温州民情部门合作上线疫情大数据。此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12345电话热线以及互联网数据,采用语音识别以及OCR等技术对电话录音以及坐席工单进行自动处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文本数据进行建模,实现海量民情数据的情感和语义分析。

通过疫情大数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实时掌握疫情的相关热点信息和群众关注点,可对重要热词进行信息溯源和传播路径还原,可对重点民情信息的发展进行预测并警示,并能及时通过联防联控等手段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为科学决策、打赢战役提供第一手素材。

疫情大数据的上线,将有力支撑和服务疫情态势研判和疫情防控部署,提升政府疫情治理水平。

随着春节后返工日的到来,人员流动急剧加速,疫情防控迎来巨大挑战。在大城市人员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对往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进而对发热人员实行筛查,可以有效地阻绝病毒的传播,这对于当前乃至疫情平稳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其成员单位中兴飞流在自研并广泛应用的人形识别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短期研发攻关,提出“人体识别+双光双通道”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前段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目标,再根据人脸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在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快速筛查异常体温者,实现大范围非接触多点快速智能测温。

AI智能体温预警系统集成了热成像、测温和人脸侦测技术于一体,特有双视配准机制实现可见光与热成像视场高度一致,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温度信息叠加于目标人脸之上。与此同时,针对当前疫情高发口罩成为标配的当下,系统不拘泥于普通的人脸识别算法,在人形识别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人脸自行侦测,精确地定位人脸位置,从而达到精准测温和准确标定的效果。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马璇 通讯员 王若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