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队伍奋战在防疫一线 志愿服务构建坪山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读特记者 余俊杰
2020-03-05 12:45
摘要

义工和团员青年参与了高铁站返回旅客登记、居家观察、心理疏导、测温、社区宣传等多项防控志愿服务。累计组织义工服务约 5000 人次,基本覆盖了坪山高铁站及全区 6 个街道 23 个社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坪山区群团工作部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安排,积极统筹全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义工和团员青年参与了高铁站返回旅客登记、居家观察、心理疏导、测温、社区宣传等多项防控志愿服务。累计组织义工服务约 5000 人次,基本覆盖了坪山高铁站及全区 6 个街道 23 个社区。

义工队在坪山高铁站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在这场疫情防控持久战中,坪山区建立的 " 区 + 街道 + 社区 " 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联动群发挥巨大作用,共帮助 30 余个单位招募疫情防控义工,累计招募义工近 500 名,并建立了疫情防控储备义工队伍,随时支援一线。

在 2020 年 "3 · 5" 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坪山区全体志愿者依旧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用行动诠释着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的志愿者精神。长期以来,他们用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积极投身河道治理、城市服务等社会治理工作中,把爱心奉献给社会,用真情温暖着坪山。

全社会参与筑牢志愿服务基础

排兵布阵让服务更加精准精细

步入新时代,坪山区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何让志愿服务与城区发展 " 同频共振 ",这对基础薄弱的坪山区群团工作部是一种考验。" 磨刀不误砍柴工 ",坪山选择从最基础的志愿者培养、队伍建设、阵地开拓等方面开始下功夫,练强服务的 " 筋骨皮 "。

志愿服务已经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坪山区城市服务的重要补充。

很快,注册志愿者人数从 2017 年坪山区成立时的 27150 人,增加到现在的 57060 人,增长 110.2%;志愿服务总时长从 2017 年的 631885 小时,增加到现在的 1741770 小时,增长了 175.6%;五星级义工从 2017 年的 65 人,增加到现在的 95 人,增长了 46.15%。

志愿服务也应当注重 " 客户体验 ",关键是建立专业队伍,细化分工。区群团工作部通过挖掘志愿者擅长项,培养志愿者能力点,分门别类组建了护河、治安、文明引导、生活垃圾分类等专业志愿者队伍,初步实现了管理和协调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城市志愿服务 U 站可提供饮水、咨询、手机充电、简易创伤处理、体外除颤等便民服务。

初到一片陌生的城区,志愿服务 U 站一杯暖人心脾的热茶,一次耐心的指路,一句温暖的问候,会让人心情瞬间明亮起来。作为城市服务的重要阵地,坪山区城市志愿服务 U 站已由 2 家发展到 6 家,管理上均实现 " 三有 ",即有志愿服务标识、有志愿者开展服务、有志愿服务台账,可为市民提供饮水、咨询、手机充电、简易创伤处置、体外除颤等便民服务。

志愿服务紧密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推动社会发展

2017 年 7 月,坪山区在全市率先创新组建成立 " 河小二 " 护河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与治水提质工作相结合 , 开展常态化治水提质志愿服务 , 对污水乱排放现象进行 " 随手拍、随时报 ", 实现群众巡查与政府监管的无缝衔接。

守护美丽坪山,坪山志愿者在行动。

至今,坪山区护河志愿者服务队共计巡河 39.3 万人次,时长 6.5 万小时,为全市创新志愿者河长制提供了 " 全社会动员、全过程参与、全流域巡护 " 的坪山经验。" 河小二 " 护河志愿服务队 2018 年在深圳志愿服务重大项目承办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深圳市义工联的 " 嘉奖令 "。而身为 " 河小二 " 之一的坪山区五星级义工唐治红,2019 年被评选为 " 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据悉,广东省仅有 3 人被授予该称号。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参与各项社会治理工作,是坪山区志愿服务的特色。区群团工作部积极协助各有关单位,组织和动员志愿者参与文明创建、社会治理、治水提质等重要工作,主动联系配合城管、交警相关工作。在服务全区中心工作同时,求创新,树典型。

志愿者开展 " 暖冬行动 ",送春运旅客回家。

目前,坪山区已构建 " 区 - 街道 - 社区 " 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并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实现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的衔接。同时,发展了 20 多个企业义工队,常态化开展综合志愿服务。企业参与公益服务、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共识。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的基层抓手作用,形成 " 政府推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 " 的工作格局。

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加 " 服务 " 减 " 流程 " 乘 " 效果

" 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 是坪山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初心,秉承着这样的初心,坪山区志愿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各项民生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坪山先做 " 加法 ",再做 " 减法 ",最后做 " 乘法 "。

" 加法 " 即不断加大服务范围和频次。在街道、社区、交通站点等地点,组织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巡河护河、助老助残、帮扶助困、文体活动、禁毒宣传、治安巡防、反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9233 场次。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使者。

" 减法 " 减的是服务流程,减轻志愿者压力。按 " 平时网络预约、急时书面申请 " 的原则,引导各机构为志愿者团队和需求单位提供双边服务,并通过系统明确志愿服务范围和职责,使志愿者服务时心里有数,减轻未知压力。

" 乘法 " 则是让服务效果翻番。通过数据分析服务需求周期,主动征集各部门志愿服务需求,做好志愿服务提前量,如在重要节假日前预警乘客服务需求,主动上门对接汽车站、高铁站、坪山候机楼,实现精准、高效服务。

2017 年以来,坪山区共开展以 " 学习雷锋精神,争当文明使者 " 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120 余场,用贴心的服务赢得群众的认可,让 " 志愿服务,人人参与 "" 来了就是坪山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 观念深入人心。

" 大数据 " 保障志愿服务

服务大局争当 " 主力军 "

为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打破各环节之间的壁垒,坪山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缩减志愿服务对接流程,让志愿者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上。区群团工作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全面实现志愿者注册、参与服务招募等信息智慧化,服务组织在平台上认领需求,志愿者可以直接在网上预约对接。同时,还依托志愿者线上管理系统挖掘数据,做好志愿服务需求管理,变志愿者等待服务项目为项目等志愿者。

疫情防控期间,坪山区累计组织义工开展防控志愿服务约 5000 人次。

志愿服务得到社会认可,坪山区群团工作部仍自我加压,通过精准培训、主动对接、制度先导等方式,在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交通文明、扶贫济困等民生领域做强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坪山区优秀幼师成立幼教志愿服务队,与田东、陆河两地幼师进行幼教帮扶,拓宽志愿者 " 同行 " 交流渠道,组织志愿者进行 " 传帮带 ",不断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坪山区群团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志愿服务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坪山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为深圳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同时也让市民群众感受浓厚的志愿氛围和文明变化,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

志愿服务工作走在前列

在深圳市 2019 年 " 世界环境日 " 主题活动中,坪山区志愿者河长唐治红获颁 " 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 荣誉证书。在 2019 年 "12 · 5 国际志愿者日 ",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同团市委书记方琳一道,与坪山区 2019 年 " 十佳最美义工 " 代表亲切会谈。

坪山区 2019 年 " 十佳最美义工 " 代表。

在对全体志愿者表示节日慰问的同时,陶永欣充分肯定了广大义工为坪山创新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安排相关单位对义工在工作、生活以及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需求进行解决。最后向广大义工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以更加科学有效的志愿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二是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要加强志愿服务保障,为义工开展志愿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方琳表示,坪山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增长 1 倍多,志愿服务总时长增加 1.5 倍多,五星级义工增长近 50%;坪山区率先成立 " 河小二 " 护河义工队探索治水提质新模式;坪山义工联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助力先行示范区建设。

坪山区领导看望 " 河小二 " 护河义工队,为志愿者们点赞。

在坪山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坪山志愿服务已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成为坪山区城市服务的重要补充。近 6 万名志愿者用专业服务弥补了城区发展进程中的短板,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 " 坪山样本 "。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余俊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