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监管持续加码!蹭热点、违规买入减持被点名

读特记者 邱清月
2020-03-04 15:21
摘要

近期市场交易活跃,医药制造、生物医药、口罩防护服等相关板块暴涨,有三家蹭概念公司被交易所处罚

近期市场交易活跃,医药制造、生物医药、口罩防护服等相关板块暴涨,有三家蹭概念公司被交易所处罚。3月3日,深交所又对康力电梯、胜利精密、海源复材三家公司发出监管函,新证券法下,监管持续加码。

据官网通报,康力电梯副总经理在公司年报披露前10日内买入公司股票,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敏感期买卖股票的规定。交易发生后,该副总立即向公司董事会解释了该交易相关情况,并致歉。

胜利精密股东在股票限售期内转让股份,遭交易所点名。而海源复材则是因为控股股东福建海诚投资遭遇被动减持,没有按规定提前披露减持计划,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海源复材透露,其股东股票可能存在再次遭遇强制平仓的风险。

在3月1日,沪深交易所对强行蹭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热点的三家公司提出批评和处罚。原因是物产中大、博瑞医药和海南海药等三家公司均表示对于抗病毒新药情况的披露不准确或不完整。

其中,物产中大关于子公司“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效药”的信息披露不完整,决定对该公司及其时任董秘予以通报批评。上述纪律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同时被处罚的还有博瑞医药和海南海药。

从博瑞医药事件中,不难看出这些上市公司在蹭热点概念。2月11日晚间,博瑞医药表示,公司成功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并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次日董秘说公司的瑞德西韦可以批量生产,4个交易日股价飙升近70%。从龙虎榜信息可以看出,游资是幕后推手。

特殊时期,监管层加大监管力度,不仅是医药概念股,新能源汽车、5G概念等,均已纳入交易所重点监控范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证券法》强调了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新《证券法》将处罚上限从六十万元提高至一千万元,相关主体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把自愿性信息披露纳入规范范围。

交易所2月28日发布通知强调,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明确信息披露义务人自愿披露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不得与依法披露的信息相冲突,不得误导投资者。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邱清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