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视频|​深圳外国语师生"云合唱" 这首原创歌曲《春来花就开》为战疫加油

读特记者金洪竹
2020-03-04 14:47
摘要

一校七部“云合唱”歌声致敬战疫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一周内就要出品的要求,牵头此次创作的苏拉老师坦言,难度很大,加上受疫情影响,不能面对面沟通,也不能进录音棚录制,软硬件设施均受限的情况是极大的挑战。

“没有冬天不会过去,没有春天不会降临,春来花就开,一课不容缓,我们准时走进了云课堂,更勇敢更坚定追赶明天那道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3月2日,深圳外国语学校推出抗疫原创歌曲《春来花就开》。裹被子、车内录音、把家里变成"摄影棚"……深外一校七部师生们为了录制,使出奇招,共同参与了一场“云合唱”,用歌声为战疫加油。

一校七部“云合唱”歌声致敬战疫人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一周内就要出品的要求,牵头此次创作的苏拉老师坦言,难度很大,加上受疫情影响,不能面对面沟通,也不能进录音棚录制,软硬件设施均受限的情况是极大的挑战。当作品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和上传下达多方协力中圆满完成,苏拉老师表示:“这就是深外人,没有什么不可能”。

据悉,歌曲以艾青的诗作为开头,以毕业歌作为结尾,《春来花就开》的词不仅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也洋溢着青春校园的浓郁气息,表达了深外师生在特殊的抗疫时期做好自己、有责任和担当的情怀。“这首词经过了几轮修改,是凝结了新老深外人智慧的结晶。”

创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便是一校七部“云合唱”的协调与录制。苏拉老师告诉记者:“词曲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协调了一校七部的师生,各部挑选一个学生演唱,再加上三位老师,最小的演唱学生才六岁半。我们建了各个工作群,通过网络来回沟通。孩子们在家录制,没有录音专业老师辅导,通过电脑或两部手机,一部放伴奏一部录音,虽然状况百出,但家长、老师通力协作、不断尝试,才有了这个温暖的作品。虽然效果不能与专业录音棚媲美,但更为真实动人。”

6小时录制客厅变为“摄影棚”

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二(6)班曾杨茜同学对自己能选上合唱成员之一,感到非常自豪,想通过镜头为抗击疫情一线战士们加油打气,并对祖国表达祝福。

刚接到这首歌的时候只有白纸黑字的乐谱,曾杨茜有点不知所措。“以前只要录音都是去录音棚,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地唱歌、讨论并制作,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大家就只能采用“云合唱”的方式。”她告诉记者,之前没接触过录音软件,只能上网学习,从麦克风、耳机线、导音频、更改电脑输出的采样率,到学习如何录制、剪辑、提干声等。为了更好的录制效果,曾杨茜的妈妈专门帮她借了一个麦架,同时用台灯来打光,用柜子把手机架得高高的,在客厅了打造成一个简易的“摄影棚”。

录制过程中虽然出现各种问题,但曾杨茜一直没有放弃,“我连续在麦克风和电脑前站了近6小时,从傍晚录到半夜,总算把成品发给老师。”曾杨茜说,虽然设备不齐也不专业,但能顺利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并优化好,还是特别有成就感。

裹被子、车内录制......奇招录音只为完美呈现

黄琪斐是深外国际部9年级3班的学生,也是学校校合唱团的成员。当接到来自学校老师邀请参与MV录制的电话时,她又惊又喜:“其实学唱并不难。难的是要录制出完美的效果。”

无论是视频的后期配音还是歌曲的录制,都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不能有一丝噪音。黄琪斐录制了不下10次,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而且噪音和收声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为此,黄琪斐使出了很多奇招:“我先安抚好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接着我就一头扎到床上,裹着被子、关上门窗,在被子里录了40多分钟。”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她只能求助于学校刘巧粤老师。最终,师生俩将车停靠在路边,挤在狭窄的车里,利用刘巧粤老师带出来的专业设备,将歌曲成功录制。

对于此次疫情,黄琪斐感触地说:“疫情来势汹汹,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但我们真的要感谢前方的最美逆行者们,包括医护人员、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还有我们的小区保安,如果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和守护,哪儿有我们的平安?正如歌中所唱的,‘没有冬天不会过去,没有春天不会降临。’我希望借助我的歌声,能引发更多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向英雄们致敬。”

(深圳新闻网供稿)

编辑 贺昕

(作者:读特记者金洪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