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院感管理小细节汇聚成保护罩,保护着医护人员和患者

读特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晓韵
2020-03-02 23:16
摘要

如何洗手?医疗废物怎么分类?怎么运输?医疗废物桶如何选择?……院感工管理作涉及全院各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细节当中。

" 从来没想过一向默默在背后做工作的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这次竟然被推到了最前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感科科长黄慧萍说这句话的时候,距离 " 新冠 " 肺炎疫情发生已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她几乎没有休息,春节那几天最忙的时候,每天睡觉只有三、四个小时。

在医院提前拉响应急响应

2019 年 12 月中下旬,不时有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的相关消息传到黄慧萍耳朵里。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她持续关注着事件的进展。12 月 31 日,武汉首次通报了 " 不明原因肺炎 " 有关情况。当天晚上,黄慧萍就指导院感科向医院发布公告,提醒大家加强和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这比广东省全面启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早了足足 20 天。

▲黄慧萍在处理文件

" 当时发布这个公告时,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发热的病人,再次强调和规范下流程和标准,这也是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一同发布的还有《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的要求》、《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标本采集指引》、《门急诊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及处置指引 2.0》。这一份份文件能及时地发出,都离不开黄慧萍那根敏感的神经和长期的专业积累。

院感管理很特殊,这项工作做得越好越没有存在感。" 院感科有那么忙吗?" 这是黄慧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听到这些,她也只能笑笑,解释起来太难了。话虽如此,在院感管理培训的时候,黄慧萍要求大家都一丝不苟。

提出设立独立发热门诊

" 院感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要防患于未然。"2019 年,经过再三努力争取,穿脱防护服等项目纳入了医院三基三严考核。这项培训一开始很多人不太在意,认为学会了也用不上。但考核是实打实的,这也为这次疫情防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20 年 1 月,疫情形势已经比较严峻了,但中山七院没有独立的发热门诊,黄慧萍心急如焚。1 月中旬,医院在急诊科设置了发热门诊,但是院感管理方面还是不符合要求,一旦有阳性病人,很多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都会暴露在危险中。

一定要建一个独立的发热门诊!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黄慧萍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 你们的动作是不是有点大了?"" 我们一定要提出来,这是我的专业,这是我的职责,我们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回顾起来,这个建议是对的,医院领导的决策都很英明,这些举措很快就落实了。

▲穿脱防护服的培训现场

院感管理都是小事,也都不是小事

院感科在医院不算是一个受欢迎的科室。" 你们又来找’麻烦’了啊。" 是临床给院感科打招呼的常用句型。今天查查科室有没有被乱摆东西堵住通风口,明天盯着你手消后取样去检测是否合格,后天又来翻翻科室的记录材料,这是院感科的日常工作之一。

" 院感管理工作很多时候是抠细节。曾经有位三名工程团队的教授在我们手术室,就提了一嘴:你们手术室的医疗废物的盖子,掀起来不是 90 度啊,这是有院感风险的。当时我的脸是火辣辣的。" 黄慧萍说。

如何洗手?医疗废物怎么分类?怎么运输?医疗废物桶如何选择?通风口如何设置?发热门诊如何分区?如何设置流程?医护人员防护如何做?每个动作是否规范?……

"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拘细壤,方能就其高。" 院感工管理作涉及全院各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细节当中。

就是这些小细节,一点一点汇聚成一个保护罩,保护着医护人员,保护着患者。

一张张流程图、一个个规范、一份份工作指引,这些熬夜加班出来的文件或许就是院感科的成绩单吧。

" 还好,我们做的事情也慢慢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但是我不希望我们是主角,这不是什么‘好事’,就像这次疫情。只希望大家重视院感管理工作,平时按照院感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去落实,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晓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