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疫情防控期间,乘坐公共交通要注意什么?

读特记者 宋华
2020-03-02 19:04
摘要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乘坐地铁、出租车、公交车、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越来越多,应该如何保证安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3月2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乘坐地铁、出租车、公交车、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越来越多,应该如何保证安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3月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回应。

出租车网约车

张流波指出,出租车、网约车这一类相对有比较独立空间。出租车、网约车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司机没有感染,可以建立一个健康申报制度,进行体温检测,也要注意司机在全程都要戴口罩,经常做手卫生,这是对司机的基本要求。二是车辆应该每天出车前对门把手、座位、扶手这些地方做清洁消毒的处理。三是行驶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外面温度合适的时候尽量开窗,保证比较好的空气交流。四是乘客上车前先打开门一两分钟让它有一个空气交换的机会,也可以用消毒纸巾对可能碰到的位置做擦试消毒,最关键是乘客乘坐的时候也要全程戴口罩,乘坐结束后也要做手卫生。五是付费时提倡无接触式付费。

地铁公交

对于公交、地铁空间相对不够独立的公共交通工具,张流波表示,乘坐公交车有四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公交公司应该根据客流量适当地安排车辆,尽量疏散客流、降低车厢拥挤度;二是条件允许时,行驶过程中尽量开窗通风,如果有空调系统,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量地增加消毒频次;三是乘客、乘务员、司机都应该佩戴口罩;四是乘客在乘坐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乘客下车以后最好做手卫生。

张流波说,地铁有比较固定的场站,相关工作做起来会更顺畅一些。他建议:加强人员疏导,控制进站人数;在站厅增加体温检测装置;增加公共设施公共区域的清洗消毒频次,保证站台内空调正常运转;每次出行前,对车厢内部做清洁和消毒处理,特别要注意保证车厢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运行人员,包括站台服务人员都应该佩戴口罩;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海报、提示性标语等方式来宣传相关防控知识;作为乘客在乘坐全程要戴口罩,在乘坐结束后做手卫生。

飞机高铁

目前,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乘客密度逐渐增加。张流波给了乘客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应该关注时刻表,别到的太早了。这样既可以降低候机楼、候车室人员的密度,也能够避免自己长期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二是乘客进站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少接触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要经常地做手卫生。三是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要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咳嗽、打喷嚏要讲究文明礼仪,要用纸巾遮挡或者用手臂遮挡口鼻。如果去卫生间,要注意扶手、门把手这些物体表面,发生接触及时做好手卫生。四是条件允许时和临座隔远一点,隔着座位坐最好。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宋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