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开喉剑喷雾剂……初进南山区招商街道党工委书记办公室,记者便注意到桌上放着几盒药。原来“跨年”持续工作,刘理原本就有的肠胃炎这些天又犯了。
提出“十个一”工作方法等、引入科技手段,系列创新工作方法让防疫复工更有章法;把外籍人士作为服务对象,又让他们成为主动服务者,共建共治让战疫无国界;给招商人发出7封信、为医护人员提供休息酒店等,温暖了特殊时期居民的心。在刘理的带领下,“创新”“共治”“温暖”成为串联招商街道抗疫复工的三大关键词。
创新:“十个一”等战法入脑入心 引入高效科技协同手段
居民小区是街道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道防线。抓住小区就牵住了街道防疫工作的“牛鼻子”,首要是在各个社区实施一套成体系的、标准化的、操作性强的“战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实战”总结,招商街道提出了“十个一”设置法(一面党旗、一个帐篷、一道标识、一份告知书、一个广播、一组横幅、一组宣传海报、一张信息申报二维码、一封致居民的信、一条消毒通道),“1234”防控法(一测温、二扫码、三询问、四处置),“1234”工作法(一组长、两必测、三班倒、四必须)等工作方法,既简明易懂,又能广为流传、入脑入心,实现了对辖区小区的严防死守。
不仅要“人防”,还要“技防”。街道引入高效的科技协同手段,把南山作为科技强区的优势运用到防疫复工中。目前,走在辖区蛇口网谷、南海意库等园区,5G机器人消杀、热成像体温检测、终端入园身份核查等随处可见,开启了“无感测温、高效检测、快速通过”复工防疫新模式。
目前,辖区园区技防覆盖率达到70%,园区和居家观察员工防疫和复工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月29日,街道累计复工企业2395家,累计复工人数37264人。其中,复工四上企业673家,复工率达到94.78%。
共治:中英双语宣传抗疫 外国友人也贡献力量
作为国际化特色街区,街道住着4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友人6547人,辖区有苹果、IBM等外资企业220家、涉外旅业16家。做好外籍人士及外企的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是街道面临的另一挑战。
“WASH YOUR HANDS……”近日,一份中英双注的新冠病毒防控小册子被传送至辖区每个外国友人手中。街道涉外社工与疫情赛跑,加紧双语防疫宣传资料编译,目前累计向辖区外籍人士发布防疫贴士67条、科普文48篇以及微信推文6篇,制作防疫小册子5000本、小区疫情防控宣传展板43套、企业复工英文标识300个,持续为IBM、苹果等外资企业提供指引服务。
街道还组建了“四支纵队”、全力守牢“四个阵地”,即建一支“党旗下的突击队”、守牢国际化街区红色阵地,建一支“家门口的护卫队”、守牢国际化小区服务阵地,建一支“外企里的联防队”、守牢外企外资服务阵地,建一支“互联网+的服务队”、守牢科普宣传服务阵地。
既服务好外国友人,也引导更多外国友人投入在抗疫工作中。日前,外籍心理健康咨询师Dr.Gatti线上开展心理交流活动,吸引40余人参与。Dr.Gatti鼓励参与者把担忧说出来并予以分析,缓解了他们因疫情被困在家或无法正常返工而造成的压力。来自比利时的教师Bruno、美国的国际志愿者Gannet等许多外籍居民也纷纷为抗疫贡献了一份力量。
截至2月29日,街道复工外企超百家,其中四上企业100%复工;辖区无一例外籍人士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
温暖:感谢每位居民 关爱每个群体
“谢谢,你们都是抗疫中的英雄……”日前,招商街道普通居民、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陆续收到了街道的慰问感谢信,信中简单话语暖了疫情中每个人的心。日前,沿山社区“隔离楼”解除隔离那天,走出楼栋的一个女生说,这是温暖的隔离。
集中观察酒店里多是疫情发生地籍人员,如何温暖他们的心?街道以乡情作为纽带,专门安排疫情发生地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服务,以感同身受来安抚他们焦虑的心情。
疫情当下,因忙于救治患者,且担心回家增加家人感染风险,蛇口医院有些医护人员长期吃住在医院。街道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联系医院附近的一家酒店,免费提供医护人员居住。“谢谢街道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有医护人员来信感谢。目前,该酒店已经入住80余名医护人员。
街道还给予城市弱势群体关怀。2月15日晚9时许,南山区第一批城市流浪者陆续抵达街道定点酒店,披上街道事先准备的御寒棉袄,他们陆续办理入住手续。招商街道专门租用辖区一家酒店作为城市流浪者的“临时居所”,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以及衣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
这段时间,一件件暖心事件在街道接连上映,温暖了特殊时期居民的心。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