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迪:“选择行医,就是选择付出”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陈依梦
2020-03-01 20:32
摘要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员就越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一线。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员就越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一线。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涌现出一个个“最美逆行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感染了身边的人。

钱迪,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党支部书记,耳鼻喉科主任。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承担着龙华片区、民治片区居家隔离医学观测对象的核酸采样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在这里有一大群和钱迪一样的医务人员,在“小家”和“大家”之间做出了取舍。

2月12日,医院招募第一批入户采样小分队志愿者。得知消息后,钱迪主动请缨参加,她说“作为耳鼻喉科专业医生,这时候正是体现专业价值的时候,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她“逆行”时心中所想,当时她还顾不上考虑家人。

扛着沉重的物资箱,提着6L的手压式消毒喷雾器和标本箱,以钱迪为组长的12名医务人员出征了。忙碌的一天入户采样过程中,钱迪说“我们几乎是在更换隔离衣、采集咽拭子、消杀、宣教、爬楼、下楼中轮转结束了一天的战斗,挺累,但是大家都想多完成一些任务,因为防护用品真的很宝贵。”      

2月13日18:00,医院接到紧急通知,14日需要增派66名医务人员上门入户采样,希望钱迪分享当天采样心得。接到通知后的她,顾不上体力透支,高效准时的完成了分享PPT及采样注意事项培训。

2月15日21:30,医院再次接到紧急通知,16日需要增派61名医务人员上门入户采样,钱迪再次对到会医务人员展开了培训,并强调在采样过程中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辅导及宣教工作。

2月16日8:00,采样组增加至51组,尽管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实施中仍有各种问题出现,配送人员还是不断接到各种物资需求电话需要协调突发情况。

为了了解流程存在的问题,她随车边收标本边接采样人员了解情况。“回来后我第一时间跟物资组、消杀组、车队等协调,如何在紧急繁杂的任务下制定合理的框架和流程,从而减少一线采样人员等待物资的时间,减少不同社区间奔波的时间,减少任务结束后等车和收垃圾的时间。

钱迪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来回穿梭于各楼道间,时间一长便会大汗淋漓,每次采样结束,都感觉像刚蒸完桑拿。

在钱迪等一线医务人员看来,这个岗位上,危险和希望并存,他们多一分努力,便会让更多人受益;而只有回到家中,他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才会被触及。

在上一线之前,她和儿子合作完成了一份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学作业。懂事的儿子和她说,“妈妈,您后面是不是好多天都不回家?您发一张您的照片给我,我想您的时候可以看看。我在电视上看到好多叔叔阿姨跟您穿的一样的衣服,我想妈妈也在电视上,长大了我也当医生,要像妈妈一样棒棒。”

“以前,没有一个晚上儿子不是在我怀里睡着的。现在因为特殊情况,我暂时住在隔离酒店。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习惯性想给他做早餐,可我起床才发现,我其实在酒店,宝宝他在家。”说到这里,钱迪的声音哽咽了......

“选择行医,就是选择付出。”钱迪一直告诉科室的同事,在这场疫情当中,她带领着科室13名医务人员奔赴一线,无怨无悔,她身边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与付出。

“与其说我做了什么,不如说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所以该说感谢的是我!”钱迪说。 

据悉,截止2月24日,龙华区人民医院共派出51组共153名医务人员,组成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小组。现已完成龙华片区、民治片区5796名居家隔离医学观测对象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陈依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