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山区啥好吃?连山壮瑶民族的美食让你垂涎

2016-03-20 22:55
摘要

神秘而独特的连山美食一直吸引住大家的眼球与舌头,旅游君为大家搜罗了连山特色美食的做法,在家里也能烹饪出一顿让人垂涎三尺的民族特色餐哦。

神秘而独特的连山美食一直吸引住大家的眼球与舌头,小编为大家搜罗了连山壮族和瑶族的特色美食的做法,在家里也能烹饪出一顿让人垂涎三尺的民族特色餐哦。 

连山美食1

 

      荷

连山美食2.webp

 

连山瑶族美食: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入口即化,香糯可口饭菜合一。

连山美食4.webp

 

做这道菜时先将新鲜荷叶摘好,冲洗晒干备用,再用糯米和粳米适量搭配,将米炒至微黄、喷香为宜。

然后将炒好的米加上适量的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磨面粉,并将五花猪肉(肥瘦相间猪肉)切成一寸左右见方,用盐、酱 油、料酒腌制一小时。


将猪肉骨头熬成汤,将此汤把猪肉、米粉和湿均匀,干湿要适度,然后用荷叶把和好的肉、粉包成圆锥形,根据荷包糌的数量多少上甑蒸数小时可食用。

 

连山美食8.webp

 

连山福堂远近闻名,它以放养为主,小麻鸭出生后,大多放在稻田或水塘小溪里吃禾虫和细鱼虾、小石螺等长大的。

连山美食7.webp

 

因此麻鸭具有肉质上乘、清香鲜甜、骨软无腥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连山美食11.webp

 

    连山县太保镇旺洞、上坪、沙坪、山口等村和吉田、和洞等镇部分地方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有养殖“禾花鱼”的传统,每当稻田插秧后,农民就会随之把鲤鱼苗放入稻田里养殖,每到金秋十月,便收获一条条的“禾花鱼”。

“禾花鱼”是饲养在稻田中,靠采食水稻成熟时掉落的禾花而长大的鲤鱼。太保地区稻田病虫害少,无工业污染,灌溉用水又是来自高岭山上的泉水,养殖出的“禾花鱼”,鱼肉质嫩滑清甜可口,鱼肉具有禾花香味,加上生长环境环保,深受消费者青睐。

有不少珠三角的食客慕名跋涉数百公里而来,为的就是尝尝新鲜、正宗出品的连山“禾花鱼”。

 

连山美食12.webp

 

连山特色美食。大米炒熟,磨成细粉,加上佐料,把猪肉切成肉片与米粉,佐料拌匀后,用藕叶把米粉肉包发蒸熟而成,此肉带有莲花的清香。

 

连山美食13.webp

 

三月三清明前后,嫩艾初出,采其鲜蕊煮水清浸后,榨水斩碎,和糯粉参搓均匀后掐成比乒乓球略大的圆糍。

艾糍为绿色,带有艾的芳香味,也保持糯米的特点,常吃健胃,老少咸宜。艾糍是壮乡的传统制作,也常用来祭奉先人。

 

连山美食16.webp

 

六月六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

连山美食17.webp

 

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后用粽叶包裹,包时在糯米中间放绿豆沙或一条拌好作料的肉条,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

“驼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剥一个全家能吃饱,是节日馈赠的佳品。

“吃生”是壮族人的特殊饮食,如肉生、鱼生。

 

连山美食20.webp

 


鲜鲩鱼(至少要两斤以上),洗净破开(不能沾生水),把鱼脏取出另作处理,把鱼肉一片一片剥割出(无骨),切成薄片,放在筛上晾干

拌以酸醋、盐、油、生姜、葱花、蒜米等佐料,密盖几分钟即可吃。

连山美食21.webp

 

把新宰的猪、牛肉新鲜石蛤肉切成薄片或丝状,先用自制浓醋洗掉血水,而后再用醋泡浸一个小时左右,捞出后拌以葱花、花生粉、白芋荚、生紫苏和冬菇、木耳(切丝炒熟)、鸡蛋(煎成皮)、切粉(熟)等配料即可食用,爽脆芳香,可口不腻。据说具有驱暑、清热、解痧的功能。

 

连山美食22.webp

 

每逢农历腊月,农事活动结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味的习惯。

其大致做法是把猪肉砍成长条,抹上佐料腌制一天一夜,然后挂在灶上薰成腊肉,此外还有腊肠、腊鸡、腊鸭、腊鸟等。其中瑶族的腊肉扬名远近,肉味香而不腻,有弹性。

 

连山美食29.webp

连山美食28.webp

 

舂白糍是壮家人过年时的一种习俗,舂白糍时会请上邻居亲友帮忙,各显能耐,充满节日欢乐气氛。

白糍的制作,先把糯米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翌晨淘洗后放在萝筐中滤干水,然后放入木甑中蒸煮,待蒸得用手指可把糯米捏烂时为度,适时地将蒸熟的糯米饭掏出放到石舂里舂。每次舂多少视石舂大小而定,四、五斤米不等。

舂的时侯两个力壮的人手持木舂杵,不停地轮流往下舂,直舂得糯米饭不见饭粒,变成胶糊状为止。此时持舂杵人要趁热用舂杵把胶状糊拖将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用蜜腊混茶油涂抹过的竹簸箕上,由一个熟练的妇女趁热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铅球大小的糍团,再由其他姑娘、小伙将糍团拍成扁圆体,摊放在大簸箕上晾干。

因为糯米粘性大,杵舂很费力,手脚要灵巧,大家就在制做过程中比试各自的功夫,白糍做好后,视天气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晾上五、六天(以糍粑表面微有裂缝为适度,太硬会爆拆碎裂;太软,不耐泡浸),最后将晾干的糍粑放在清水中浸贮,每隔七、八天换一次新鲜水,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之久。

食用的办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即舂即食,甜食蘸以蜜糖、或黄糖浆,咸食可蘸以豉汁辣椒。

浸贮之后可煎、可炙、可煮,用油加料煎软;,把糍穿于竹枝上用火炙,再加调味,咸甜自便,如夹上煮好的腊肉,其味更胜一筹,,可以配各种佐料,也可以加甜酒蕃薯各具风味。

这种食物,既是馈赠之佳品又是馈赠者以糍粑白净的程度、圆度显示自己制作手艺的精细。

舂白糍寓意着  团团圆圆,爱情纯洁。

舂白糍已被列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山美食30.webp

连山美食31.webp

 

四月八牛王诞时做,又叫花米饭或青精米饭,象征着吉祥如意,是壮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

它是用糯米泡在枫叶汁紫蓝草汁(壮语叫“棵斩”)、红草汁(壮语叫“棵些”)、黄花汁(壮语叫“花迈”)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连山美食33.webp

 

汤糍是连山人民过节的必备食品,吃过连山大汤糍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美味,它滑而不粘,皮薄馅香

作法:用现磨(碾)的糯米粉,包入咸馅或甜馅,水滚入锅,煮至汤糍浮起。各镇因习俗加入不同灰水,制作成不同风味的汤糍,如福堂镇黄糍、太保镇绿色灰水汤糍,和洞、大富白色汤糍等

 

连山美食38.webp

 

连山美食39.webp

 

壮话叫“巫帮”。糯米、花生、五花肉丁、猪血、绿豆及各种香料等混合,灌到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拴紧,用小针在肠上扎数个气孔,再蒸熟,就制作成了猪血糯米灌肠。

切片食用色美味佳,风味独特,嫩滑可口,芳香宜人,是待客的佳肴,深连山同胞的喜爱。


来源 清远旅游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