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联办在龙华区召开群众诉求服务 “光明模式”推进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毛玉玺 亓瑶 喜多郎
2021-07-16 23:59
摘要

系列推进会将在全市各区进行,此次会议是继罗湖、福田、宝安、南山区之后的第五场。

7月16日下午,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龙华区区委区政府召开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推进会。据悉,系列推进会将在全市各区进行,此次会议是继罗湖、福田、宝安、南山区之后的第五场。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奕飞系统讲解了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的形成背景、重大意义、运行原理和工作流程。市信联办将通过“光明模式”推广,使区成为群众诉求服务“指挥部”,街道成为诉求服务“主战场”,社区成为“主阵地”,各个站点成为“前哨站”,全口径收集解决人民群众诉求,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

据了解,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国家信访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认为“光明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并列入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深圳市信访局在全面推广“光明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改革创新,推进群众信访诉求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信访”:创建有温度的暖心“党建信访”。在全市各级人民来访接待大厅成立联合党支部,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为来访群众提供“五个一”服务(即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联络卡、一站式服务),实现“信访工作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在哪里”;在镇(街)、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群众诉求服务窗口,实现“党组织在哪里,信访工作就在哪里”。打造有深度的知心“就地信访”。建设区、街道、社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使群众随时随地可以反映诉求,确保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现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矛盾化解在当地。构建有量度的民心“阳光信访”。深化“三到位一处理”案审制度改革,组建案审委员会,聘请社会监督员对重复访个案评议,是否“案结事了”由群众说了算,确保处理结果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实现信访老大难问题息诉息访。突出有法度的定心“法治信访”。坚持“一手软一手硬”,维护群众合法信访理性表达,运用司法救助、信访救助等,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真正把群众合法合理诉求解决好;依法处理蓄意过激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信访制度社会“减压阀”、“稳定器”的作用。强化有广度的慧心“数字信访”。建立“1+11”智慧指挥系统,建设智慧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做到上下级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情况一目了然,精细化管理,实现矛盾纠纷分级分类预警,实时掌握全市的信访诉求动态。  

市信访局党组成员、龙华区委、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等相关部门职能负责人、街道分管负责人及社区参加推进会。

(原标题《市信联办在龙华区召开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推进会》)

编辑 党毅浩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毛玉玺 亓瑶 喜多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