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深圳市社保局,这么关心我们这些身在外地的工伤职工,及时寄来‘救命药’,确保了我们不会‘断药’。”2月26日,读特记者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解决身在外地的职业性白血病工伤职工的“断药”危机,深圳市社保局开展工伤“救命药”邮寄行动,多名工作人员提前取消春节假期,全力投入到“送药送至家门口”的工作中,最终及时把药邮寄到这些工伤职工手中。
刘文展示他收到的“救命药”。
及时收到从深圳寄来的“救命药”
“当时,我只剩下1天的药了,情况有点紧急,这药来得真的非常及时。”回老家湖北省黄冈市麻城过春节的刘文(化名)告诉记者,他家在农村,因为当地疫情防控比较严,村口都封住了,所以不能随便出入,“本来,寄药的快递2月10日就到镇里了,但是我出不去,后来好不容易才于2月12日拿到。”
刘文介绍说,他今年30出头,平时在深圳做一些婚庆、活动主持工作,1月16日回老家过年。“我2014年生病,2015年12月被认定为工伤,一直都在吃这个药,每个月都要去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领药。”
春节期间,疫情形势紧张,而刘文的药也快用完了,面临“断药”危险,他对此十分担心,生怕会影响病情。“1月底的时候,当我和病友们正在讨论‘药快断了该怎么办’时,就接到了深圳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来电,他们主动询问我的居住地和剩余药量。本来,他们叫我在老家当地买药,然后再由深圳社保报销。可是,一方面这种药外面买不到,黄冈市都没有,只有在武汉市才能买到,去那买不现实。另一方面,这些药价值不菲,我也没那么多钱垫付。”于是,刘文就与社保局工作人员商量,希望他们能直接把药邮寄过来。
“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及时给我们寄来‘救命药’。而且,他们也考虑得很周全。因为,当时除了邮政的EMS外,其他快递公司都没有送到我这里。他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选择用EMS把药快递过来。”刘文表示,收到深圳市社保局寄来的药之后,自己就安心了,“这样就不用着急跑回深圳去领药”。
而老家在重庆市潼南区的程玲(化名),收到“救命药”的时间要比刘文早一周。她告诉记者:“我2月5日就收到药了,好像是最快收到的。我觉得,深圳市社保局的办事效率很高。我的药刚好用到2月4日,差一点就‘断药’,幸好及时收到药了。”
“我们这里的小区都封了,不能随便出去。而且,这种药外面也买不到。因此,真的非常感谢深圳市社保局,这么关心我们这些病人,帮助我们及时拿到‘救命药’。”程玲介绍说,其今年已经50多岁了,于2012年1月份被定为工伤,此后一直在吃这个药,每个月都要去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领药。“近日,我又收到了深圳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回访。”
格列卫是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药。
部分工伤人员面临“断药”问题
据悉,疫情发生后,深圳市社保局立即启动疫情防控期应急响应机制。其中,包括梳理工伤保险长期待遇人员信息,确保他们的待遇都发放到位。
“我们发现,有一群职业性白血病工伤职工,由于疫情期间交通不便,无法返回深圳拿药,面临着‘断药’的风险。”深圳市社保局社会保险业务处工作人员陈亮介绍说,社保局工作人员在整理有医疗依赖,但无需住院的工伤人员用药信息时,检索到一批人需长期服用一种名为格列卫的稀缺“救命药”。“一旦断药的话,他们就很可能出现白血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的危险。”
陈亮告诉读特记者,格列卫又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是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药,服用后生存率可提高到85%以上。此药价格昂贵,服药成本月费用高达2万元左右,目前无药可替代,购买途径极其有限。
“疫情当前,发现这些人面临着‘断药’的危机后,我们立刻派专人与他们联系对接,核实他们当前的所居地、剩余药量,并告知他们疫情期间安心宅家,不用因为缺药而返回深圳。”陈亮透露说:“为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多方联动,通过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掌握每人用药情况,核准所需药物数量,并联系相关医药部门提供供药途径,保证疫情期间这些特殊的工伤职工所需药物供应。”
开展工伤人员“救命药”邮寄行动
“经过梳理,发现总共有17名职业性白血病工伤职工在外地,包括在湖北、重庆、湖南等地。其中,首批有8名工伤职工表示希望我们把药邮寄过去。”陈亮透露说,后来又有3名工伤职工要求他们把药邮寄过去,至今已经共给11名工伤职工邮寄了“救命药”。
据介绍,为保障药物能及时送达工伤职工手中,深圳市社保局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为这些特殊的工伤职工办理工伤医疗记账手续。随后,将病人所需药物委托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于2月3日通过EMS快递至他们当前的所居地,全部费用由工伤医疗基金支付。同时,深圳市社保局还派专人对他们进行电话回访、跟踪。
陈亮告诉记者,药物寄出之后,他们每天都紧盯快递信息,直到所有人都确认拿到药了,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一方面是怕他们没收到药,将会‘断药’,从而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药比较贵,怕弄丢了。因此,邮寄的时候,还对药物进行了‘保价’,所以运费比较高。”
2月份,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工伤职工已经全部收到了药物。陈亮认为,通过工伤“救命药”邮寄行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职业性白血病工伤职工的“断药”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将视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做好后续的跟踪回访工作。”最后,他强调说,这是疫情时期采取的应急措施:“疫情结束后,他们还是要每个月到市职业病防治院领药。在领药之前,市职业病防治院的医生会给他们做检查,然后再结合每个人的病情给他们发药,每个人的药量是不同的。”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