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作家被扒“厌女”:拿着放大镜看,谁都是烂人
书单
2021-07-16 14:52

拿着放大镜看,谁都是烂人

全球狂销600万册的《钝感力》,翻车了。

作为现象级畅销书,这本书在过去几年的出镜率相当高——

作为《奇葩说》的“特邀嘉宾”,得到了蔡康永和王俊凯的青睐。

前不久,还在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的某场活动上,被不少明星推荐。

曾几何时,你可能也被书中的“钝感力”概念所打动过。

然而,不管再火爆,崩塌都只需要一瞬间。

B站某博主深扒过后,发现一个令人咋舌的现象。

书里充斥着作者渡边淳一的大量“厌女迷惑发言”。

比如这个:

“我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气味稍有不同,她马上就能知道。故而她丈夫有了外遇,她也能马上察觉,据说还曾闹得不可开交。”

看着只是平平无奇的八卦对吧,那再来看看渡边淳一老师对此的评价——

“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假使这位女性的嗅觉不那么敏感,她的家庭不也就能和睦相处、平安无事了吗?”

总结一下,老公出轨导致家庭不合,根本原因是,“老婆嗅觉太灵敏了”。

渡边老师还在书中自诩非常了解女性。

他说:

“往往稍微感觉到有一点拘束,女性就经常会开始装模作样。”

“不管怎么说,女性都是喜欢被人追求的生物。”

.....

用现在流行的概念来说,简直就是“厌女症”实锤了。

这还没完。

在代表作情爱小说《失乐园》里,他还试图把出轨美化成真爱。

整本书朴素概括一下,就是一男一女出轨并相约自杀的绝美爱情故事。

国民作家,可谓轰然跌下神坛。

而经不起放大镜检视的人,渡边淳一绝不是第一个。

很少有人知道,写出经典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毛姆,是双性恋,男性情人无数。

对了,他还结了婚,配偶是女人。

毛姆笔下的作品,也基本都“三观不正”,《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的男主,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全是渣男。

文艺作品,也很难“幸免其难”。

细究起来,就连很多经典都会“全军覆没”。

不信你看:

《泰坦尼克号》的杰克是小三,露丝出轨;

《西游记》唐僧职场PUA;

《哆啦A梦》大雄好色,偷看静香洗澡。

......

简直毁童年。

这些人的行为,当然没得洗。

好色、出轨、厌女......PUA,个个都不是啥好事。

但为什么,很多年前,我们并不这么觉得呢?

《泰坦尼克号》是勇于追求真爱;

《西游记》是一行人不畏艰难险阻取经;

《多啦A梦》是笨小孩也能有幸福;

......

问题出在,我们开始追求并不存在的全员圣人。

“人设”就是用来崩塌的

观众们一边说着影视剧中的人物不要脸谱化,要有缺点才更像活生生的人,另一边,却在疯狂吹毛求疵。

十年前,那英还敢把微博当朋友圈发。

十年后,只剩下营业内容。

杨幂现在要是和从前一样,晒这种性感照片,还配文“小骚一下”,估计也会被骂成筛子。

互联网上,人人都是道德楷模,“人设崩塌”变得越发容易。

6月30日深夜,曾经的深情好男人林生斌宣布自己再婚生女,一时间掀起千层浪。

他摇身一变,就从“圣父”变为“渣男”。

但一切,又何尝不是网友们自己在加戏?

渴望深情人设,就在看到林生斌去庙里烧香拜佛的照片后,造出了一个“深情好男人”。

对方再婚生女后,就“借井发挥”,把他变成了一个万恶之人。林生斌过去的种种深情,也开始有了新的解读。

不是想为林洗白,只是惊讶于网友的天真与苛刻。

他们期待的是什么?

“圣父”、“圣母”、“道德楷模”.......得活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那样,才称得上是正常人。

我想起在接受《十三邀》采访时,金宇澄曾说:

现在年轻的读者,对三观不正特别敏感,还有一个最不好的词,叫“渣男”。

“渣男”这个词最不好,因为什么,人本身是非常复杂性的东西......

你把这么复杂的人性变化,你用这么低能的一个词就涵盖它。

发现没?

我们处理复杂性的能力,正在变弱。

人们倾向于套用同一套单薄的价值观,去衡量不同的人事物。

这并非毫无来由。

《洞见》一书中,作者罗伯特指出: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感知的目的就是处理与生物体进化论利益相关的信息......我们的生命体给感知的信息贴上正面或负面的价值标签,以此标定相关性。

我们天生就要去评判事物,并将这些判断编码到情感中”。

人类的心智就是被设计成在评价人的时候,会下意识忽略一切外界因素,只专注于这个人本身的好坏。

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

打标签,再通过想象衍生出更多标签,这就是一个人的全貌。

“我们通过本质感给事物打上标签,而标签的一种使用方法就是把事物归档,不必再在上面花费时间。”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验证、解释、强化这个标签。

这就导致“吃瓜群众”们一边造神,一边弑神。

简直成了一场大型狂欢。

但很有可能,林生斌最初的深情是真的,后来借“深情”牟利也是真的。

网友们也不是看不到这些,只是更希望用非黑即白的观念来做评判,因为简单。

苏珊·桑塔格曾尖锐评价: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始终对堕落和腐败的存在感到震惊,始终对人类可以向同类施以阴森残忍的暴行感到失望(甚至从不相信)——只能说他在道德上和心理上都还没有进入成年期。

在过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谁也没有权利再享有这样的天真和浅薄,没有权利再享有这种程度的无视甚至(可以称为)失忆。”

全员圣人可还行?

哲学家卢梭认为:

人本质上是一种有欲望并且追求欲望的动物。

我们不要被哲学家那些“至善”“美德”的词汇屏蔽了,人真正的美德只有一个,就是怎样最有效地追求实现自己的欲望。

不管是跟风吹林生斌也好,“同仇敌忾”林生斌也好,背后都基于某种匮乏——不愿意承认人的这种复杂性。

在对人和事没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做出判断,贴标签无可厚非。

但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有这样一个实验:

来自美国的两个顶尖大学A校与B校,举办了一场橄榄球赛。

对决异常激烈,甚至可以称得上暴力。

比赛过程中,A校的一名球员鼻子被打断,B校也没好到哪里去,其中一个球员腿断了,不得不中途下场。

赛事结束后,心理学家将两场比赛的录像分别放给两个学校的学生看。

面对同样的事实,他们所作出的判断却完全不一样。

比如,在观察“B校的犯规次数”时,A校学生平均看到了9.8次,B校学生则只看到了4.3次。

事实上,两者均非事实。

从A校学生的视角来看,很多合理的冲撞也成了犯规;而对B校学生来说,很多明显的犯规,则成了正常动作。

贴标签,扭曲了个体的认知。

对本校生来说,自己的校友一定是好的,怎么可能老犯规?

对非本校生来说,对手一定是坏的,肯定居心叵测。

当我们仅仅依靠标签做判断,不公正地歧视他人,或为他人开脱,就是在拒绝事实和真相。

这样的行为,害人害己。

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坠江事故中,红色轿车司机原本只是受害者。

就因为“女司机”这一标签,生生变成了“罪魁祸首”,毫无根据的“轿车逆行造成坠江”在互联网上疯传。

好在最后有视频为证,才洗脱了“嫌疑”。

但谁又能预料到,会不会某一天我们自己就成了那个“女司机”,又恰好没有自证清白的证据。

不贴标签,不止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有事件发生时,先去了解事实,而非对人本身进行判断。

不“神圣化”,也不“妖魔化”面前的人。

相信人自有其良善的一面,但要知道其背后定然也有阴暗一面。

这样不会在面对所谓“圣人”时心生仰望,觉得难以企及;也不会在某个自认为是好人的人被“揭露”后,感到失望透顶。

说到底,我们根本也没有“审判”他人的权利。

《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因犯罪被抓,有人问耶稣:“按律这人必须用石头打死,你觉得如何?”

耶稣回答:“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先拿石头打她。”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便一个接一个地溜走了。

最后,只剩下了耶稣和女人。

耶稣问:“他们都去哪了?没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

女人缓缓说:“没有”。


(原标题《国民作家被扒“厌女”:拿着放大镜看,谁都是烂人》)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冻结)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