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游记》: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

记者 孟迷 文/图
2016-11-28 00:01
摘要

日前,以王绍培的《书游记》出版为由头,30多位深圳爱书人聚集在深圳嘉之华书吧,一起分享有关阅读的种种秘辛。

“现在正是深圳读书月期间,各自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真正能够沉潜下来用心读书的人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我其实是不无疑问的。”王绍培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上这样说。

书游记封面

书游记封面

日前,以王绍培的《书游记》出版为由头,30多位深圳爱书人聚集在深圳嘉之华书吧,一起分享有关阅读的种种秘辛。

《书游记》收录了85篇随笔,其中既有帕斯卡尔、罗素、维特根斯坦、波普尔这样的哲学家,也有艾略特、乔伊斯、本雅明、杜尚、昆德拉等等文学艺术家,还有作者身边的朋友比如郭齐勇、薛忆沩、王樽等等。文字大致简练,其“只取一瓢饮”的写作风格倒是常常能够唤起读者去搜寻原著的“弱水三千”。

关于《书游记》之名,实际为王绍培前些年在报纸上以“卜大道”的笔名写的专栏的栏目名。“这些走马观花的文字当然不能算是书评,说是旅游导览也多少有些勉强,因为经常也不是面面俱到的。”王绍培说,“现在有机会把部分文字收罗到一个集子里,大致可以作为一个人的阅读史的一个案例,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时期报刊的专栏制度下文化生产的一个侧面。”

对于个人,王绍培则把这种书当作是一个阅读反省的机会:“为什么拥有这些书,还写到这些书呢?这其实是一个我自己不曾细想、现在也不大清楚的问题。”

作者(王绍培)照片

作者(王绍培)照片

深圳文化人高福生说:“王绍培的这些文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评,是感悟,是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展现的是厚积薄发的思想成果。”

“推荐一本书,是一个精神强盛的作者写的。它没有一幅插图,当然也拒绝提供蠢话。它不会浪费你的书架。”文化学人徐棋楠在她的朋友圈这样介绍《书游记》。

王绍培是资深媒体人,曾长期以“书评人”的身份活跃在媒体上。2009年10月,王绍培更是发起“后院读书会”,倡导民间阅读,倡导阅读哲学,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经常读书并随时交流读书心得。

后院读书会主要的阅读方式是“席明纳”。“席明纳”英文“seminar”是研讨班的音译,出自社会学家费孝通之手。经过7年多的坚持,王绍培说他们也顺便打造了一个“便携式的文化共同体”。

“阅读无疑是个人的事,无疑是孤独的事。但是,交流思想观念则不一样,它需要人与人见面,一起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精神共振。”王绍培说。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