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10时左右,读特记者来到深圳龙岗长途汽车客运站,福田区人力资源局的工作人员为迎接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来深复工的112名贫困务工人员,已经在此等候了两个多小时。
首批深圳对口帮扶广西环江县贫困务工人员爱心大巴顺利抵达深圳。
爱心巴士化解“返程难”
“厂里早就复工了,一直没有车回不去。前两天村委通知我有免费专车回深圳,我的难题解决了!”乘坐爱心大巴的务工人员班丽花笑盈盈地对读特记者说,“很感谢深圳政府对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的人的帮助,大巴很方便,为了我们能安全到达,工作人员也对我们很照顾。”
来深务工的班丽花表示爱心大巴解决了她的“复工难”烦恼。
考虑到一些贫困地区因疫情影响交通受限,务工人员返程复工难的问题,深圳和广西受援地扶贫、人社、卫建、交通等部门密切协作,与深圳已复工企业点对点对接,按照“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包车、统一跟车服务、统一防护保障”的原则,各地采取包车、专列等形式,实行门到门、点对点的交通组织方式助力复工复产。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覃永边是此趟爱心大巴的跟车干部,在现场她时不时协助深圳方工作人员用家乡话组织抵达务工人员的下车秩序。
“这次务工人员复工专车、专列费用都是由扶贫办和前方指挥部(工作组)的行政经费承担,沿途配备医生及当地干部跟车,确保务工人员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接下来,还会为自行返粤复工的贫困务工人员报销返程车票。”覃永边告诉晶报APP记者。
据了解,截至2月24日16:00,粤桂扶贫协作已助力广西贫困地区返粤务工人员13560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4758人,占比35.09%;返深务工人员3245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1312人,占比40.43%。
精准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难”
据记者了解,疫情防控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发挥优势,瞄准深圳一些承受复工复产“用工难”压力的企业,联合市人社局、工信局、各区,主动作为,与深圳市对口地区通力合作,以加大劳务协作组织化助推疫情防控,助力就业扶贫。
目前由深圳人社部门牵头,对重点接收贫困劳动力的企业收集用工需求,形成需求清单,由前方机构收集贫困人口信息,搞清就业需求、技能、教育程度等情况,形成供给清单,实现精准对接。
伯恩光学在现场接抵深员工返厂,保障复工期间防疫安全。
伯恩光学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招聘人员肖燚对记者说,“伯恩光学接收了一些深圳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务工人员就业。今天接到福田人力资源局的消息后,就派了3辆车来客运站,分别接返岗员工去横岗、惠州等几个工厂,员工到厂后会安排暂作隔离,健康体检完毕之后再复工。”
目前,深圳已梳理第一批30多家已复工企业的需求,与广西方面展开对接。
多种招聘方式破解贫困户“找工作难”
“为克服疫情影响,我们在扶贫地区推行互联网招聘、企业派专车招聘等多种模式,依托平台在线匹配,灵活采取网络招聘,电话、视频面试等形式,让供需双方足不出户实现招聘。接下来我们还将扩大网络招聘会的规模,提供更多岗位给贫困群众,助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福田区人力资源局就业科科长刘志明对读特记者说。
读特记者从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处获悉,本周内广西巴马县17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赴深圳及周边返岗复工,同时大鹏新区联系了5000多个匹配岗位,提供给计划外出的人员,通过转移就业确保全县稳定脱贫不返贫。下一步,深圳扶贫办将根据深圳市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对接河源、汕尾以及云南昭通和贵州毕节等地,拓展用人范围。2月26日,预计将有约600名云南昭通贫困务工人员乘专列返深复工。
服务关心贫困务工人员“生活难”
福田区结对帮扶环江县39个贫困村,今天是首批环江贫困务工人员爱心大巴抵深,福田区人力资源局的4位工作人员8点不到就已经过来等着接车。考虑到务工人员经过9个小时舟车劳顿后会饿,刘志明和同事们提前备好面包和饮料,同时还和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一一打包以便分发给他们。
刘志明(上图左一)和福田人力资源局同事为务工人员准备防疫物资和食品饮料。
刘志明表示,“来了就是深圳人,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关爱活动,确保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务工人员来深有保障,不仅就业方面,也将在生活方面给予支援和关爱。”
贫困务工人员班丽花告诉记者,她来深圳已经几年了,在电子厂上班。很喜欢这里,也感受得到来自深圳各方的关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站收官之年,近日,深圳扶贫也针对援受两地务工用工复工、扶贫产品运输销售、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力推十条举措,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从各方面坚决守护现有脱贫成果。下一步,深圳对口帮扶还将持续组织专列、“点对点”包车免费输送务工人员赴粤、赴深就业。深圳龙华区积极与对口帮扶的广西凤山、东兰两县对接后,定于2月26日至3月6日每天安排返岗专车免费输送两县劳务工返回深圳复工。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