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带着被子抱着现金连夜排队抢房?恐怕多半是“房托”!

记者 张程
2016-03-17 05:01
摘要

那些带着被子通宵排队等开盘、提着大把现金出没于售楼部的人,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经理何倩茹直言,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职业“房托”,“一般市民很少会这么干,不至于这么拼。”

398_150607103747_1

近来,深圳日益攀高的房价,让不少市民很揪心。想买房的人必然要先看房,可当你去看房时,会发现有好多人在看房、在抢房,心里是不是更有点急?会担心抢不到好房源?

千万别急,先看看是不是“房托”再慎重下手。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深圳楼市中的“房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专家表示,这一现象将直接营造楼市紧张气氛、造成恐慌性入市,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打通监督、举报通道。

房产经纪公司员工被要求全家当“房托”?

包括深圳在内,多个国内大中型城市只要有新楼盘推出,购房者连夜排队的新闻就会见诸报端。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深圳某联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内部通知。通知显示,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的光明1号楼将于2016年3月底开盘,应开发商深圳山景地产公司要求,公司将派出200名人员参加当天的开盘认购活动,“希望各位同事以公司大局为重,踊跃参加。”

这份通知要求,参加认购活动的员工必须是夫妻双方或者一家人去参加,开盘当天上午6时到售楼处门口,至少要有5名员工拿着两捆百元现钞在手上,5名员工还需带着被子,“营造连夜排队抢房交定金的盛况”。通知最后还提到,“营销部可以适当去外面招一些临时兼职人员,增加现场抢购气氛,费用每人100 元,到时由财务部报销。”落款为“深圳某联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且盖有该公司的公章。

但记者了解到,光明1号的开发商并非上述“深圳山景地产公司”,而是一家名为“盛迪嘉”的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过对于这份通知的真实性,深圳某联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表示“暂不回应”。

“通知本身可能不是事实存在的,但请‘房托’应该是确有其事,公司一般会在内部口头传达。”有不愿具名的房地产人士向记者透露,光明1号楼的确存在着雇“房托”现象,“深圳很多楼盘都这样,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

 

u=2667930497,2989616599&fm=21&gp=0

“房托"还有QQ群,多是大爷大妈和待业青年

新楼开盘请“房托”的惯例由来已久,而这个群体的存在早已成为了公开的潜规则。记者在加入一个房托QQ群后发现,该群每天都会有近10次左右地产项目派单发布,待遇则都在80-100元/人不等。

李强(化名)就是这个群里的成员之一,会经常出没于深圳各大新楼开盘现场。他告诉记者,每次一有新盘推出,群里就会发公告通知人报名,“参加的人多是闲散的大爷大妈、待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但前提是要穿得像买得起房的样子。”

对于深圳时常出现过的排队抢房现象,李强明确表示,队伍里面的“房托”比例绝对不小,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分辨出来。“那些穿着整齐,喜欢跟人殷勤攀谈,显得专业又懂行的,八九不离十都是同行。”

“房托”一般何时最为活跃?上述房地产人士表示,每当市场较低迷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房托”现象多发的时候。“比如楼市调控严厉的2010年底和2014年房地产市场成交走低期间,都有大量的‘房托’现象被披露出来。”

打击职业“房托”需构建监督举报通道

“‘房托’现象目前数量已经不少,应该引起重视。”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经理何倩茹告诉记者,对开发商而言,请房托一方面可以让销售现场的人气更加火爆,博得更高关注度,有利于后期推出楼盘的销售,另一方面则是营造出紧张的销售气氛,诱导市民下手。

mp45527193_1448931841001_13

某楼盘开盘时的“火爆”场景恐怕也是刻意营造出来的

“很多有真正购房需求的市民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判断受到影响,不理性地做出了购买决定。”而对那些带着被子通宵排队等开盘、提着大把现金出没于售楼部的人,何倩茹直言,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职业“房托”,“一般市民很少会这么干,不至于这么拼。”

她认为,‘房托’现象的存在对真正有购房需求的市民而言,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看见的并不是实际的销售情况,这种旺势会被扩大,很多时候就造成了恐慌性入市。”

何倩茹表示,这一现象的痛点就在于有关部门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购房者,哪些是“房托”,从而在监管上有一定难度。“个人建议是需要国土等有关部门来打通一个举报通道,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可能会有一些作用,而且这种举报的通道一定要简单、通畅,否则依然是形同虚设。”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