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高交会21日圆满收官。恰逢周一,高交会最后一天人气仍然高涨。在21日举行的第十八届高交会媒体通报会上,记者了解到,本届高交会共吸引了58.9万人次参会,参展项目和产品达2.3万余项,其中542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专业观众人气指数达到240。本届高交会在参展国家、外国团组数量以及全球首发的新产品数量上均创下历届之最,专业化水平与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全球领先科技产品悉数亮相
以“创新驱动 质量引领”为主题的本届高交会,全方位展现我国促进创新创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成果,积极发挥了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无论是专业观众,还是展商,都对本届高交会赞誉有加。
本届高交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行业风向标”、“技术风向标”、“创新风向标”作用更加彰显。高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介绍,本届高交会包含展览、论坛与会议、相关活动、不落幕的交易会四方面内容,展会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3533家展商参展,带来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数达23334项,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万人次观众参观了主会场和分会场,331家海内外媒体的2441名记者参与了本届高交会的报道。
本届高交会展示发布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科技产品。世界最大面积中阶梯光栅、全球首发宽屏裸眼3D立体电影本、全球首款基于subtrate工艺 的All in one指纹识别芯片、全球首创稀土电热薄膜、全球首款集污染物吸附和抗菌性为一体基础材料、全球首款科学级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等一系列原创高科技产品亮相本届高交会。
本届高交会参展商名企众多,参展项目质量很高,经专家评审和高交会组委会研究,共有国家商务部等129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95家单位获优秀展示奖;中兴通讯信息安全度量系统等542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18年坚守“国际范”更凸显
据了解,本届高交会在参展国家、外国团组数量以及全球首发的新产品数量上均创下历届之最,专业化水平与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本届高交会外国团组30个国家43个团组参展,团组数量创历史新高。本届高交会吸引了德国、俄罗斯、南非、韩国、欧盟等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3个团组参展,其中来自“一带一路”的有23个国家。巴林、比利时、立陶宛、捷克、肯尼亚等国的政府高级官员率团出席。
本届高交会海外机构、协会联手参展,国际合作更加紧密。欧盟率领法国、德国、葡萄牙等9个欧盟成员国共14家创新研发机构参会,展示欧盟最新科研成果,并举办“中欧创新研发合作研讨会”。
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迎来多位重量级嘉宾,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葡萄牙、立陶宛、巴林、蒙古等国的多位副部长级以上官员出席并发表演讲,还有包括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通公司全球总裁等在内的多位学术泰斗与企业领袖登台演讲,在高交会期间预测行业趋势,发表创新高见。
深圳打造世界一流展会
实际上,经过18年的发展,高交会迈向世界一流展会的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愈加稳健。
“高交会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展会的目标,以扩大在国际展览界和科技界的影响力,这将是高交会未来重要的使命。”高交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主任苏彦伟介绍,组委办制订了《高交会打造世界一流展会行动计划》,这是未来三年高交会的行动纲领。《行动计划》从展会核心指标,包括展商、观众的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我们将落实该行动计划的要求,确保高交会规范化、国际化、专业性水平等得到提升。
另外一方面,未来几年高交会将继续按照国家关于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在科技转化生产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以及在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中,履行自己的使命,结合展会的特点,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科技经济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促进深圳几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把展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力求更多的体现,更好地位经济发展服务。
据悉,深圳新会展中心一期规划40万平米,二期建成后展览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展览中心。高裕跃表示:“我们未来会在展会规模化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一方面做大做强现有的展览,同时通过培育新的展区、加强专业化发展等手段把展览的规模做大,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