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往北180公里,在“大美河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现存23个较为大型、完整的古村落,每一个都是河源的珍宝。我们将与河源日报联合,走进这23个古村落,寻根访源,探访我们先祖文化之美,时间之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它不仅历史悠久、景色秀美,更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着密切的关联……
古村之源
在河源东江与久社河交汇处,苏家围被称为“南国画里的客家乡村”,因大诗人苏东坡后裔在此聚居而得名。古榕、老屋、竹韵、渔船……给这个小村落营造了丝丝宁静祥和的气氛,浓郁的客家风情更赋予它独特的魅力。
苏家围原称苏围,是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的一个自然村。相传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苏东坡的第七代后人苏天荣从江西南下,发现了该地。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苏天荣第四代后人苏秀弘,携眷于此开村,繁衍生息,生根落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庭院错落,风格古朴。
鲜红的春联衬托出古村的活力。
墙边酒缸里注满了醇香的客家娘酒。
一汪塘水让古村瞬间灵动起来。
古村之美
走进苏家围,看着古老的建筑物,欣赏着古朴的风景,闻着浓浓的客家文化古味儿,思绪慢慢飞扬,心情顿时飘逸起来,一株古榕、一扇小窗、一个门环……客家的历史就在你眼前展开。
这扇爬满绿株的小窗定格了岁月。
“永恩堂”,苏家围古村中的“精神家园”。
古村的静谧安宁折射在一湾浅笑中。
看着柱上的农时节气,她是否正在盘算着这一季的收成。
多年前,也有一位少女正为客人执壶添茶吧。
“鸳鸯”古榕似乎仍在倾诉一段人间奇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碧水蓝天曲径通幽。
古村之韵
古村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的生命不仅来自构建它的一砖一瓦。赋予古村独特韵味的,是居住在这世世代代的人们。人们在这里劳作、生活、婚嫁、繁衍……在平凡的生活里,古村的传承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苏家围里的节日,金龙狂舞热闹欢腾。
看,新娘子来了,家中的晚宴正要开席。
孩子、羊羔、奶狗、鸡群……古村生机勃勃。
东江上,金色渔网洒下收获的希望。
苏家围客家乡村是一个回归自然,品味客家文化和苏氏文化的好去处。只要你走进去,就会被它的古老、深沉、淳朴所吸引、所折服,它蕴含的缠绵美质和古老情怀,实在是非叙述所能表呈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闭。桃花流水杳然去,另有天地非人间。”
供稿 | 河源日报吴拓 读特记者 陈海峰
摄影 /航拍 | 黄赞福 杨坚
见习编辑 Lisa